[实用新型]湿壁离心环保风机无效
申请号: | 00205230.X | 申请日: | 200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260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平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环保 风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净化被输送气体的环保型离心风机。
大气环境中的粉尘,尤其是飘尘,对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有严重影响。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工业粉尘和生活粉尘的排放量日益增多。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1998年我国的烟尘和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2774万吨。大量的粉尘的排放使可吸入颗粒物成为我国的许多地方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
除尘是研究、应用较早的一项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已有广泛应用。目前使用的除尘设备主要有:干机械式除尘器(重力沉降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和惯性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和湿法除尘器(文丘里、喷水塔、水浴式、麻石水膜、湿旋风)等。
这些除尘器有的除尘效率低,不能满足现在的环境标准;有的因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而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另外这些除尘器的共同特点是在原工作系统中另外增加了一个除尘装置。该装置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且随着对除尘效率要求的提高,能耗将急剧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套将气体输送与净化设备合二为一,既能有效脱除气体中的颗粒物,同时又能脱除气态污染物,且低能耗的环保型离心风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壁离心环保风机”是将传统的离心风机生产成“立式”,即机轴垂直安装、叶轮在水平面上旋转,与电机连接的皮带轮在风机的上方,从下方进风、侧面出风(见图1)。在竖起来的蜗壳侧壁的顶部安装溢流装置(见图2),使液体能均匀、稳定地沿侧壁内表面向下流动;或在风机顶盖、叶轮外沿处安装溢流装置(见图3),让液体直接流入气体中,在气流的作用下被抛向侧壁,保持壁面湿润。在风机的排风管道上安装除雾装置。利用离心风机旋转产生的巨大离心力(以1m直径的叶轮、转速为1400r.p.m为例,其叶轮外沿处的离心加速度为10746.9m/s2,是重力加速度的1095倍)将粉尘抛向风机的蜗型壁面,并被壁面上的液体捕集。壁面上的液体可能有一部分被卷入气体中,因此可以在壁面和气流主体中同时捕集粉尘。如果在液体中加入有害气体的吸收剂,在气液剧烈的接触过程中还可以脱除气态污染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①将气体输送设备与气体净化设备合二为一,简化了系统,可以大大降低环保投资和运行费用。②净化效率高,将两种高效除尘技术——离心除尘与湿法除尘相结合,在巨大离心的作用下,对很小的粉尘颗粒也有较高的脱除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新型实用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基座部分没有画出)。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侧壁上的液体溢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顶盖上的液体溢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皮带轮2.机轴3.涡型机壳4.进风管5.排风管6.溢流槽7.进液管8.液体排出口9.风机顶盖10.档堰11.液体溢流口12.溢流堰13.顶部溢流槽14.风机叶轮
本新型实用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①在现有各种型号的离心风机上加装液体溢流槽和底部排水管。溢流槽可以加装在侧壁上(如附图2),也可以加装在顶盖上(如附图3),也可以两种方式同时安装。溢流槽和进、排水管的具体尺寸根据风机的型号而定。②制作(或建造)一个具有垂直安装面的基座,就可以实现风机的“立式”运行。③机壳及机壳到除雾器之间的管道要用防腐材料或对材料进行防腐处理。④建一个水循环池,用泵向风机内供水。从风机液体排出口内和后边的除雾器中流出的含尘浆液流入循环池,经沉降后清夜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平,未经李玉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52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