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自体弹力复位构造的把手无效
申请号: | 00205349.7 | 申请日: | 2000-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151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至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9/00 | 分类号: | E05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娅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力 复位 构造 把手 | ||
本案涉及一种把手的构造,特别是一种具自体弹力复位构造的把手。
按一般电脑主机、小型电器、盒体、箱体、柜子与其它容器等,其使用的扣接式把手,通常于活动门板上设有一凹置壳体,于此凹置壳体上轴接有一扳拉器,再借助拖力于扳拉器的指扳部,使扳拉器在转动一定角度后,其勾接件得以与固定座的被勾接部脱离,进而使活动门板得以被开启。由于扳拉器在被转动一定角度后,必需要回复到原来位置,方能供其勾接件与被勾接部相互扣接,且于扣接动作进行时,扳拉器需作小角度转动,使其勾接件方得以进入被勾接部内,故而习有把手及在扳拉器与凹置壳体间设置有一弹簧,以达到扳拉器在转动后可自动后位的目的。
然而由于上述弹簧设置在扳拉器舆凹置壳体间的轴接部位,弹簧一端需与扳拉器连接,另一端需与凹置壳体连接,且弹簧又必需隐藏在扳拉器内部,因此这种使用弹簧的扣接式把手,其构造会较为复杂,且弹簧组装甚为费时费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体弹力复位构造的把手,以达到免于另外加装弹簧的功效,由整体构造得以简化,组装速度增加,能相对提高产业上的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自体弹力复位构造的把手,设有凹置壳体及扳拉器,该凹置壳体设置于活动门板的侧边缺口位置,该扳拉器设有指扳部、枢接本体及勾接件,该枢接本体枢接于凹置壳体上,扳拉器可沿枢接处旋转,勾接件活动地勾接在固定座的被勾接部,所述的凹置壳体设有U型板及弹性板,该U型板与活动门板的侧边缺口边缘固接,该弹性板沿U型板两侧设有两道切缝,该切缝连通于U型板开口;所述的扳拉器的枢接本体延伸形成有伸压接部,该伸压接部于扣接常态贴接于凹置壳体弹性板的外部表面。籍由扳拉器于扳转操作时,可以其伸压接部将弹性板内推弯曲,及于松手时,由弹性板自动弹力归位作用,以推动枢接本体,使扳拉器自动复位。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自体弹力复位构造的把手,不用另外再加装弹簧,从而使整体构造得以简化,组装速度增加,提高了产业上的竞争力。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脑主机的闭合状态实施例立体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脑主机的开启状态实施例立体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于扣接状态的剖面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于扳拉开启时的动作剖面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于扳拉开启后自动复位状态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凹置壳体,11、U型板,111、孔,112、开口,12、弹性板,121、凹缺口,13、切缝;2、扳拉器,21、指扳部,22、枢接本体,221、伸压接部,222、凸钮,223、间隙,23、勾接件;3、活动门板,31、缺口;4、固定座,41、被勾接部。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依图中所示将把手设置于电脑主机侧部,其包含有凹置壳体1及扳拉器2,该凹置壳体1具有U型板11、弹性板12及切缝13,其中U型板11设置于活动门板3的侧边缺口31位置,并与其边缘固接,弹性板12为沿U型板11两侧制成有两道切缝13,此切缝13并连通于U型板11开口112,上述扳拉器2为一体成型制成,可区分有指扳部21、枢接本体22及勾接件23,其中枢接本体22轴接于凹置壳体1上,该枢接本体22包含有伸压接部221、凸钮222及间隙223,该伸压接部221自枢接本体22两侧外边向内延伸形成,于扣接常态贴接于凹置壳体1弹性板12的外部表面;该凸钮222供与凹置壳体1的U型板11的孔111相互轴接;该扳拉器2于枢接本体22一侧一体延伸设有勾接件23,其并凸伸穿经弹性板12凹缺口121,而卡扣于主机壳体所设的固定座4被勾接部41上,将扳拉器2定位于另一侧的固定座4上固定,以使活动门板3呈闭合状态。
另外,籍由枢接本体22舆两伸压接部221的间形成有间隙223,使凸钮222装设于孔111内时,因本身具有弹性移动空间,因而可利于组装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53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组插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体声磁效应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