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举重训练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00205478.7 | 申请日: | 200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4100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13 |
发明(设计)人: | 丁慧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慧生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举重 训练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型举重训练保护器。
在竞技体育项目中,举重专项运动的训练是比较困难的一项,也是产生运动创伤现象最严重、运动员的淘汰率最高的一项运动,现在的体育训练器材中,无保护装置,因此,对于运动员及教练员来说无论是进行力量训练或是进行技术性训练,都存在被伤害的隐患。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型举重训练保护器,在不改变举重运动的任何技术特点的前提下,能够于运动的任意时刻随时起到保护作用,以确保运动员的人身安全,即使在加大运动量或提高训练强度时,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产生运动创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型举重训练保护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杠铃、磁粉制动器、卷筒、配重块、测速发电机、电器控制装置、柔性绕索组成;磁粉制动器的轴和卷筒相连,卷筒上的柔性绕索连接在杠铃上,卷筒另一端反向缠绕的柔性绕索连接在配重块上,测速发电机通过皮带或链条和卷筒连接,电器控制装置分别和测速发电机及磁粉制动器连接。
电器控制装置中设有延时器。
上述卷筒另一端反向缠绕的柔性绕索和弹性复位机构连接。
在卷筒一侧连接设有单向机构。
通过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型举重训练保护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达到了创作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智能型举重训练保护器主要由杠铃1、磁粉制动器2、单向机构3、卷筒4、配重块5、测速发电机6、电器控制装置7、柔性绕索8及传动轴9组成;磁粉制动器2的轴通过传动轴9和其两侧的单向机构3及卷筒4相连,卷筒4上的柔性绕索8连接在杠铃1上,卷筒4另一端反向缠绕的柔性绕索连接在配重块5上,测速发电机6通过皮带或链条和卷筒4连接,电器控制装置7分别和测速发电机6及磁粉制动器2连接。
电器控制装置7由正反转识别器、运算放大器、延时器及功率放大器组成,上述各元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加赘述;电器控制装置7能接收由测速发电机6所输出的卷筒4的转速信号,同时输出经过功率放大的控制信号控制磁粉制动器2的激磁电流,以产生适当的制动转矩从而控制杠铃1的下降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训练中运动员举起杠铃时杠铃向上运动,由于配重块5和单向机构3的作用,卷筒4产生旋转,将连接杠铃的柔性绕索8缠绕起来。在一旦由于疲劳或技术原因,运动员产生失误时,杠铃1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迅速下落,此时卷筒4将带动测速发电机6旋转产生电信号,此信号通过电器控制装置7进行放大后产生激磁电流,控制磁粉制动器2的制动转矩,迫使杠铃缓慢下降避免产生运动创伤。
系统中磁粉制动器2的作用是在电器控制装置7的作用下,产生适当的阻力,以控制杠铃1的下降速度保持匀速。单向机构3的作用为使得杠铃1在向上运动时不受磁粉制动器2的控制,能够在配重块5的作用下顺利而迅速的将连接杠铃1的柔性绕索8缠绕起来。而在动作失误时,杠铃1的下降速度必须受磁粉制动器2的控制而匀速下降。测速发电机6和电器控制装置7的作用是当杠铃1下降时,测速发电机6随时检测杠铃的下降速度,同时将此信号送入电器控制装置7,当杠铃1下降速度升高时,测速发电机6输出的信号升高,电器控制装置7输出的激磁电流和磁粉制动器2的制动转矩也随之升高,迫使杠铃1的下降速度降低。当杠铃1的下降速度降低时,测速发电机6的输出信号降低,电器控制装置7的输出电流和磁粉制动器2的制动转矩也随之降低,杠铃1的下降速度则升高。如此即可控制杠铃1保持匀速下降,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运动创伤的产生。杠铃1采用实际比赛或训练用的杠铃,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模拟举重运动的实际情况和运动员的感觉。
测速发电机6所发出的杠铃1下降速度的信号送入正反转识别器中进行正反转识别,当卷筒4反转(杠铃上升时),正反转识别器不向下一级电路输出信号,整个控制器无任何作用。当卷筒4正转时,正反转识别器向运算放大器输出转速信号,此信号经延时器和功率放大器能为磁粉制动器提供适当的激磁电流;从而控制卷筒4的正转时的转速,也就是控制杠铃匀速下降;延时器的作用在于当杠铃的提升动作结束时刻模拟举重运动使技术动作中的抛铃动作后杠铃约有20公分的自由落体过程,更加逼真的实际动作过程。
综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慧生,未经丁慧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54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油量定位尺的油箱
- 下一篇:带有袋腿的高尔夫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