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升降机构的爬升脚手架无效
申请号: | 00205826.X | 申请日: | 200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572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训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训悌 |
主分类号: | E04G3/14 | 分类号: | E04G3/14;B66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升降 机构 爬升 脚手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层建筑施工用的脚手架领域。
国内用于高层建筑物施工的爬升脚手架(简称“爬架”),绝大多数采用电动葫芦升降,由于初灌的混凝土强度不足,悬挂电动葫芦的梁只能斜拉在较低的位置上,以及要留出足够的升降空间,因此整个爬架高度至少是4层楼高,非常笨重,受载后容易发生变形和向外倾斜,整个爬架也是用许多根斜拉杆斜拉在建筑物上,受力状态不好,必须装备防倾斜防坠落装置,以上缺点造成操作繁重,费用增高,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本设计的爬架只有两层楼高,它的三角形承力结构重量轻和变形小。不需要任何斜拉杆,建筑物主要承受向下剪力,受到的拉力很小,可以把爬架挂在初灌的混凝土上。本身具有的升降机构行程短,造价低,同时具有防倾防坠功能。克服了现有爬架的上述缺点,扩大了使用范围。
图1表示脚手架的一个支承点的侧视图,处在准备浇灌混凝土的状态。
图2是图1的Ⅰ-Ⅰ剖面,表示上连墙座(2)把脚手架和导轨(5)连接到建筑物上,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3是图1上的Ⅱ-Ⅱ剖面,表示脚手架尾部导向块(12)的构造,以及它和导轨(5)的关系。
图4表示采用液压驱动的升降机构的构造,采用局部剖面表示。
图5是另一种升降机构的构造,是用螺杆驱动的。
图6表示爬升脚手架和导轨的过程。
用爬架施工高层建筑时,根据建筑物周边的几何形状不同,布置在建筑物四周的爬架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分段的,无论设计成哪一种,都是相隔一定距离布置一个支承点,在支承点处支持脚手架载荷和升降脚手架,支承点的构造代表脚手架构造的全部特征,整个脚手架有数十个支承点。
图1示出脚手架支承点的构造,短横梁(3)、立杆(35)、斜杆(34)和增强杆(36)等构成脚手架的承重支架。短横梁(3)和同它垂直的长横梁(37)构成工作平台,其上放置模板(7)和模板操作机构(8)。螺杆(29)和固定在短横梁(3)上的螺母(39)配合,把升降机构(1)连接到短横梁(3)上。立杆(35)的尾部有导向块(12),升降脚手架时导向块(12)在导轨(5)上滑动。
上连墙座(2)的功能是把脚手架和导轨(5)连接到建筑物上,它的底板被固定在已凝固的混凝土上,见图2,用锥形螺栓(16)把短横梁(3)的端部连接到上连墙座(2)上,用螺栓(15)把导轨(5)连接到上连墙座(2)上,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上连墙座(2)和下连墙座(2')由两件构成,螺栓(14)把凹板(13)连接到上连墙座(2)上,形成一个长方形截面的孔,用它包围导轨(5),短横梁(3)的端部侧板(17)上装有导轮(18)。
下连墙座(2')上,用凹板(13')形成包围导轨(5)的长方形截面的孔,对导轨(5)进行定位。图3示出导向块(12)和下连墙座(2')的关系,导向块(12)上有纵向导轮(6)和两个侧向导轮(18'),三个导轮的轮轴的两端头部都是焊在侧板(19)上,升降脚手架时,由于脚手架载荷的重心经常偏向外侧,纵向导轮(6)沿导轨(5)滑动时总是压在导轨(5)上。
螺丝顶杆(10)在导向块(12)的上面,它和固定在立杆(35)上的螺母(11)配合,旋转螺丝顶杆(10),使它的前端顶到混凝土墙面上,继续旋转螺丝顶杆(10),使立杆(35)旋转,可以使纵向导轮(6)和导轨(5)脱离接触,脚手架工作时的静止状态和升降导轨(5)时,需要这种操作。
导轨(5)用工字钢做成,它不仅穿过上连墙座(2)和下连墙座(2')中长方形截面的孔,而且穿过上爬头(20)和下爬头(21)中的长方形截面的孔。用螺栓(15)把导轨(5)的上端部固定在上连墙座(2)上。
升降机构(1)实现脚手架和导轨(5)的升降运动,图4示出液压驱动系统,它由螺杆(29)、上爬头(20)、活塞杆(26)、活塞缸(25)和下爬头(21)组成。活塞缸(25)座在下爬头(21)的上平面上,活塞杆(26)上端连接在上爬头(20)上,螺杆(29)下端连接在上爬头(20)上,螺杆(29)和固定在短横梁(3)上的螺母(39)配合,把升降机构(1)和脚手架连接成一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训悌,未经李训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58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扬声器铁心的防尘网固定装置
- 下一篇:无能耗污水处理设备的好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