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巴陵管无效
申请号: | 00206648.3 | 申请日: | 200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175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敏华 |
主分类号: | G10D7/02 | 分类号: | G10D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22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巴陵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乐乐器,尤其是一种以吹奏为主要表演形式的巴陵管。
现有乐器中,如笛子、洞箫、黑管等,都是以吹奏为主要表演形式的乐器,吹奏有直吹的,也有横吹的,中国民族乐器笛子就是横吹的代表。但是,无论是笛子、洞箫,还是黑管,其音色及表现力均有其各自独特的特点,是无法相互替代的。目前,还未发现有一种同时具有笛子、洞箫、黑管综合性特色并且兼具日常拐杖作用的多功能性乐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乐器巴陵管,它不但具有笛子、洞箫、黑管综合性特色的特点,演奏技巧与笛子相似,而且还可以作为拐杖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巴陵管,由吹口管和定音管组成,定音管中央两侧开设有相对的出音孔,定音管于出音孔的两端依次分别开设有适合左手大姆指、食指、中指按闭的发音孔和右手食指、中指、小指按闭的发音孔,吹口管的联接端与定音管的两端在同一轴线呈可拆式连接,吹口管的吹口端呈斜口结构,且在斜口的最高点处开设有一缺口,吹口管的中央两侧还开设有对称的音膜孔。吹奏时,演奏技巧与笛子相似,只不过是直吹。当将定音管的另一端倒过来与吹口管的联接端连接,即成为能吹奏另一种音调的巴陵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合二为一,即两种不同音调的巴陵管合成在一把巴陵管。
2.具有笛子、洞箫、黑管综合性特色,音色更具表现力。
3.还可作为支撑拐杖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巴陵管的一种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具体结构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巴陵管的又一种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拆下扩音管后的具体结构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吹口管的吹口咀的侧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5,该巴陵管,由吹口管(1)和定音管(3)组成,定音管(3)中央两侧开设有相对的出音孔(10)和(18),定音管(3)于出音孔(10)和(18)的两端依次分别开设有适合左手大姆指、食指、中指按闭的发音孔(4)、(5)、(6)和右手食指、中指、小指按闭的发音孔(7)、(8)、(9),吹口管(1)的联接端能够与定音管(3)的两端在同一轴线螺口连接,吹口管(1)的吹口端呈斜口结构,斜口角α取30°为适宜,且在斜口的最高点处开设有一缺口(20),吹口管(1)的中央两侧还开设有对称的音膜孔(2)和(19)。为了使巴陵管还可作为拐杖使用,在定音管(3)的一端还连接有通心拐杖护帽(17)。
实施例2:参见图3-图5,该巴陵管,由吹口管(1)和定音管(3)组成,定音管(3)中央两侧开设有相对的出音孔(10)和(18),定音管(3)于出音孔(10)和(18)的两端依次分别开设有适合左手大姆指、食指、中指按闭的发音孔(4)、(5)、(6)和右手食指、中指、小指按闭的发音孔(7)、(8)、(9),吹口管(1)的联接端能够与定音管(3)的两端在同一轴线螺口连接,吹口管(1)的吹口端呈斜口结构,斜口角α取30°为适宜,且在斜口的最高点处开设有一缺口(20),吹口管(1)的中央两侧还开设有对称的音膜孔(2)和(19),为了在吹奏时增强扩音效果,吹口管(1)螺口套接有一与吹口管(1)和定音管(3)相垂直即“十”字架式且可罩住音膜孔(2)和(19)的扩音管(21),罩住音膜孔时的扩音管(21),与音膜孔(2)和(19)相通。另外,为了使巴陵管可作为拐杖使用,在定音管(3)的一端还连接有通心拐杖护帽(17),这时扩音管(21)就是拐杖的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敏华,未经李敏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66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漏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自控燃气开水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