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交流电源稳压器无效
申请号: | 00207052.9 | 申请日: | 200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434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发明(设计)人: | 郭正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应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147 | 分类号: | G05F1/147;G05F1/15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政权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交流 电源 稳压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交流电源稳压器,尤其涉及一种可配合输出电压的实际值微调补偿电压值,并可分别作正向补偿及负向补偿的全自动稳压器。
图3所示是一种作稳定电源用途的交流电源稳压器。该稳压器在电源输入端I与输出端O间分设有一增减变压器80,一自耦变压器81,一控制电路82,及一伺服电动机83。其中控制电路82输入端与电源输出端O连接,以对输出电压与内部预设的基准电压比较;再根据比较差值驱动伺服电动机83正转或反转,伺服电动机83用以控制自耦变压器81的碳刷臂上下滑移,当自耦变压器81的碳刷臂改变位置,增减变压器80的电压值也随着作增减修正,通过前述的反馈控制设计使输出电源趋于稳定。
上述自动电源稳压器虽可针对输出电压进行补偿,却无法有效提高自耦变压器的使用效率,因而造成成本增加。主要原因在于上述稳压器中的增减变压器仅作为单一极性的电压补偿,即当增减变压器为正极性,只能提高输出电压,控制电路82测得稳压器的输出电压低于一设定值时,将通过伺服电动机83针对输出电压作正向补偿;当增减变压器为负极性时,则只能作衰减补偿,当控制电路82测得稳压器的输出电压高于一设定值时,则通过伺服电动机83针对输出电压作负向补偿。
由于增减变压器仅能作单一极性的电压补偿,使得自耦变压器的抽头电压必须设计于线圈的中心点。当自耦变压器碳刷臂走到线圈中心点时,增减变压器不作任何电压补偿,当碳刷臂走到线圈的A点或B点时,电压补偿最高。因此使得自耦变压器的使用效率降低一半。
由上述可知,自动电源稳压器并未同时兼具正向及负向补偿的功能以适应输出电压的实际变化,从而影响其实用性甚至安全性,故有待进一步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兼具正向及负向补偿功能的全自动电源稳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交流电源稳压器,它包括在电源输入、输出端之间分设有增减变压器、自耦变压器、伺服电动机及控制电路,其中:
所述增减变压器的初级连接在电源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其次级设有一极性切换开关,所述极性切换开关的共同端分别与所述增减变压器次级的两端连接,其常开、常闭端为交互地与自藕变压器的炭刷臂及线圈末端抽头连接,
所述自耦变压器的碳刷臂与控制其升降的伺服电动机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电源输出端,且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极性切换开关连接。
如上所述的全自动交流电源稳压器,其中:
控制电路包括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反馈比较电路及极性转换电路,其中反馈比较电路包括一高电平比较电路及一低电平比较电路,两比较电路的一输入端通过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及一反馈变压器与电源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极性转换电路连接,
极性转换电路包括两组由反馈比较电路分经两晶体管控制的继电器RY1、RY2,一RS触发器,一设于RS触发器输出端的晶体管Q-1,及受前述晶体管Q-1驱动的两组功率继电器RY-1、RY-2,其中继电器RY1、RY2及功率继电器RY-2用以控制伺服电动机的电源及其极性,另一功率继电器RY-1是一极性切换开关,用以控制增减变压器的正、负极性。
如上所述的全自动交流电源稳压器,其中:
自耦变压器在线圈底端抽头处设有一检测开关,检测开关与极性转换电路连接,以检测碳刷臂的位置,进而控制伺服电动机与增减变压器的极性变换。
如上所述的全自动交流电源稳压器,其中:
由功率继电器构成的极性切换开关,其接点分别与增减变压器的次级两端及自耦变压器连接。
如上所述的全自动交流电源稳压器,其中:
检测开关由微动开关、光电开关或其它感测组件构成。
如上所述的全自动交流电源稳压器,其中:
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包括一与电源输出端连接的反馈变压器,桥式整流器及可变电阻。
由上述电路设计可看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电源稳压时,不论输出电压过高或过低,均可通过正向或负向补偿使输出电压趋于稳定,而可有效解决传统稳压器仅能作单一极性的补偿或衰减,无法达到全自动稳压的缺点。
除前述的全自动双向补偿稳压功能外,由于传统稳压器的自耦变压器抽头位于线圈的中心,而本实用新型则将自耦变压器的抽头设于线圈的末端即B点处,由此,其容量仅需传统自耦变压器的一半,即可达到稳压功能,进而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特殊的电路构造设计,可在输入电源过低或过高时,分别以正向补偿或负向衰减方式使输出电压趋于稳定,而达到全自动稳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应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宝应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70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旋转式急救输液架
- 下一篇:香蕉深耕灭茬旋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