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面上开槽的电磁铁在审
申请号: | 00208027.3 | 申请日: | 200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4227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明;周泰武;曹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机床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H01F7/06 | 分类号: | H01F7/0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流 |
地址: | 541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上 开槽 电磁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磁铁,尤其与开关电器用到的电磁铁有关。
电磁铁在其电磁线圈接通电源后产生磁场,将衔铁吸合到铁芯上,当电磁线圈的电源切断后,则要求衔铁立即释放,以恢复到吸合前的位置。传统的电磁铁其铁芯和衔铁的吸合极面由于设计为相合贴合的整体平面,使之在吸合时吸力与吸速较为理想,但在释放时却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铁芯与衔铁平整光滑的贴合极面之间会形成真空(这种真空状态会随着电磁铁工作次数增多、极面光滑度提高而愈益加剧),再加上电磁线圈断电后磁系统仍存在着剩磁,从而影响了衔铁的迅速释放,甚至会使衔铁和铁芯粘住而不释放,这种问题对于要求开合速度极快的开关电器来说不能不属于一种致命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向公众提供一种极面上开槽的电磁铁,其衔铁能以极快的速度吸合和释放。
本实用新型由铁芯、电磁线圈和衔铁组成,三部件的整体形状结构与现有的普通电磁铁的铁芯、电磁线圈和衔铁的整体形状结构相同,其电磁线圈绕套在铁芯中,衔铁与铁芯的吸合极面为相互匹配、并可贴合的平面。其特征在于:在其衔铁吸合极面上或在其铁芯吸合极面上开有一条或多条能内外贯通的通气沟槽;沟槽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弧形、半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锯齿形或者其他几何形状;如为多条沟槽,则沟槽相互平行,且沟槽间距一般为沟槽口宽度的3~10倍。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当电磁线圈接通电源时,由于其铁芯和衔铁的吸合极面在整体上为相互匹配的贴合平面,且沟槽面积远小于整体贴合平面,所以仍能保持其吸合的平稳和可靠性;重要的是,当电磁线圈切断电源后,由于其铁芯和衔铁的吸合极面上开有内外贯通的通气小槽,这不仅降低了磁系统的剩磁,同时也破坏了铁芯和衔铁光滑极面之间的真空状态,使铁芯与衔铁之间的粘力大为减少,保证了衔铁在线圈断电之后得以迅速释放复位,从而为电磁铁在宽电压范围内均能正常工作铺平了道路,使其能广泛地适用于各类开关电器中。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衔铁带通气沟槽的电磁铁之正视图
图2衔铁带通气沟槽的电磁铁之侧视图
图3图1的A-A向视图
图4铁芯带通气沟槽的电磁铁之正视图
图5铁芯带通气沟槽的电磁铁之侧视图
图6图4的B-B向视图
实施例1:
一种衔铁带通气沟槽的电磁铁,如图1~图3所示,它由铁芯1、电磁线圈3和衔铁2组成,三者的整体形状结构与现有的普通电磁铁的铁芯、电磁线圈和衔铁的整体形状结构相同,其电磁线圈3绕套在铁芯1中,衔铁2与铁芯1的吸合极面为相互匹配并可贴合的平面,其特征在于,在其衔铁两端的吸合极面上开有多条相互平行且能内外贯通的矩形沟槽4,沟槽间距为沟槽口宽度的3~10倍。
实施例2:
一种铁芯带通气沟槽的电磁铁,如图4~图6所示,它亦由铁芯5、电磁线圈7和衔铁6组成,三者的整体形状结构亦与现有的普通电磁铁的铁芯,电磁线圈和钎铁的整体形状结构相同,其电磁线圈7绕套在铁芯5中,衔铁6与铁芯5的吸合极面相互匹配并平面贴合,其特征在于,在其铁芯的两端头的吸合极而上各开有多条相互平行且内外贯通的矩形沟槽8,沟槽间距为槽口宽度的3~1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机床电器厂,未经桂林机床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8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模组单元
- 下一篇:一次性血液成份连续分离采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