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备高氧重油的重油分子结氧机无效
申请号: | 00208052.4 | 申请日: | 200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171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31 |
发明(设计)人: | 陆航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航程 |
主分类号: | C10G31/00 | 分类号: | C10G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125 海南省海口市***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重油 分子 结氧机 | ||
1.一种重油分子结氧机,主要包括:扰流磁化器(11.10、11.20)、预混机主体(3.0)、高压油泵(12.11、12.21)、高压射流喷头(12.12、12.22)、第一搅拌机主体(4.0)、第二搅拌机主体(5.0)、流体超声波发生器(13.10、13.20、13.30)、电控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扰流磁化器(11.10、11.20)为一根方形钢管(11.12、11`.12)或矩形钢管(11.22、11`.22),在轴向相对的两个平行管面上(内侧或外侧),分别安装相异极性对置的两组永磁磁钢A(11.13、11`.13)和永磁磁钢B(11.13′、11`.13′),在方形钢管(11.12、11`.12)或矩形钢管(11.22、11`.22)内部空间,设有阻流板(11.15)或叶片轴(11`.17)和扰流叶片(11`18);
所述预混机主体(3.0)、第一搅拌装置主体(4.0)、第二搅拌装置主体(5.0)各自分别由大小不同的缸体(3.02、4.02、5.02)、搅拌叶片(3.04、4.04、5.04)、微孔档板(3.03、4.03、5.03)、传动轴(3.05、4.05、5.05)组成。
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3.10、13.20、13.30)由一个环形外壳(13.11)、一个锥形芯体(13.12)和螺扣(13.18)组成;
该装置还包括:一组将分子结氧剂、水输入预混机主体(3.0)的导管、将重油、分子结氧剂溶液输入第一搅拌装置主体(4.0)的导管、将分子结氧剂溶液或混合油输入高压油泵(12.11、12.21)、高压射流喷头(12.12、12.22)的导管、将混合油输入第二搅拌装置主体(5.0)、流体超声波发生器(13.10、13.20、13.30)的导管,以及将加工好的高氧重油输出的导管(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磁化器,
其特征在于:方形钢管11.12内径选择在50-100mm之间,长度500-1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磁化器,
其特征在于:相异极性对置的两组永磁磁钢A(11.13、11`.13)和磁钢B(11.13′、11`.13′),分别安装在方形钢管(11.12、11`.12)外侧轴向对应的两个平行管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磁化器,
其特征在于:相异极性对置的两组永磁磁钢A(11.13、11`.13)和磁钢B(11.13′、11`.13′),分别安装在矩形钢管(11.22、11`.22)内侧轴向对应的两个平行管面上,两组永磁磁钢内侧磁极间距控制在50-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磁化器,
其特征在于:永磁磁钢A(11.13、11`.13)和磁钢B(11.13′、11`.13′)采用最大磁能积(BH)ma为30-50兆高斯奥斯特(N30-N50)的NdFeB(钕铁硼)永磁体。两组永磁磁钢总长度分别为400-800mm,通常用许多厚度(磁钢的两磁极垂向距离)为35-50mm的小块磁钢同磁向粘接,达到所需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磁化器,
其特征在于:在方形钢管(11.12、11`.12)或矩形钢管(11.22、11`.22)内部空间,每隔一定距离焊接一片阻流板(11.15),阻流板(11.15)的宽度略超过方形钢管(11.12、11`.12)或两组永磁磁钢内侧磁极间距50-100mm的半径,阻流板(11.15)交替靠近相异磁极一端,在方形钢管(11.12、11`.12)或矩形钢管(11.22、11`.22)内部形成回曲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磁化器,
其特征在于:叶片轴(11`.17)和扰流叶片(11`.18)可以用非导磁金属(不锈钢、铝)也可以用工程塑料制成,叶片轴(11`.17)两端以及中间适当位置是用适当的轴架固定在方形钢管(11.12、11`.12)或矩形钢管(11.22、11`.22)内壁上的,扰流叶片(11`.18)是安装在叶片轴(11`.17)上、可被动旋转的,扰流叶片(11`.18)的每一个叶片都按一定的小角度扭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航程,未经陆航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805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低耗微分潜水除尘脱硫脱水综合塔
- 下一篇:防护式暗装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