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时钟无效
申请号: | 00208083.4 | 申请日: | 200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174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31 |
发明(设计)人: | 项裕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裕富 |
主分类号: | G04C23/28 | 分类号: | G04C23/28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万翌春 |
地址: | 33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时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实现一次或多次定时的定时钟。
目前,一般的定时钟,尤其是可以多次定时的定时钟,大多采用电脑程控方式来控制定时,但这种定时钟由于其技术及制造复杂,需要集成块及一些控制电路,因此,其造价及售价都较高,而且这种定时钟维修困难,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技术简单和制作方便的可实现一次或多次定时的定时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这种定时钟,包括表盘、机芯,其主要特征是时针顶部附有一块小磁铁;表盘背面安置有一固定环,固定环上安装有可调节位置的钢丝夹,钢丝夹上安装有磁控元件,磁控元件通过导线与控制盒连接。
磁控元件可以是干簧管。
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磁控元件的特性,如使用干簧管、通过简单的电路控制定时,而且可以通过在控制电路中并接干簧管,将干簧管安装在钢丝夹上,调整钢丝夹的位置,实现多次定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简单,没有集成块,成本低廉,维护方便。本实用新型可以定时控制电铃及各种家用电器,适合于学校、家庭使用。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电铃单次定时控制电路图;
图2为电铃2次定时控制电路图;
图3为家用电器单次开、关定时控制电路图;
图4为家用电器2次开、关定时控制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6为电铃单次定时控制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电铃2次定时控制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家用电器单次开、关定时控制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家用电器2次开、关定时控制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固定环示意图;
图11为磁控元件安装示意图;
首先,说明本实用新型定时控制电铃S发声。
根据图1,B1为磁控元件(6),在这里磁控元件(6)均为干簧管,在正常情况下,干簧管B1断开,T1、T2均无电流,发光二极管D1不导通,继电器J无电流,JC为继电器J的常开开关,因此JC断开,电铃S不发声。
B1受磁场作用时,B1低阻导通,发光二极管D1导通发光,同时,T1、T2导通,继电器J获电,JC闭合,电铃S接通C、D处电源,电铃S发声,经过一定的延时,C1放电完毕,T1、T2截止,继电器J失电,JC断开,电铃S与C、D处电源断开,电铃S停止发声。总之,B1受磁场作用时,B1低阻导通,发光二极管D1发光,电铃S发声,经过一定的延时,电铃S停止发声。
根据图5、图6、图10和图11,时针1顶部附有一块小磁铁2;表盘5背面安置有一固定环8,固定环8的形状为圆环形,固定环8在表盘5的背面置中安放,固定环8上安装有可调节位置的钢丝夹10,钢丝夹10上安装有磁控元件6,调整钢丝夹10在固定环8上的位置,可以相应地调整磁控元件6的位置;表盘5上两个指示灯孔4;控制盒9与图6中位于A1的磁控元件6及位于E1的指示灯3通过导线11相连,构成如图1的控制电路。图1中干簧管B1即为位于A1的磁控元件6,发光二极管D1即为位于E1的指示灯3。
当图5中的时针1走到A1位置时,位于A1的干簧管B1因时针1上小磁铁2的作用,使B1阻抗降低,即使得B1低阻导通,指示灯3发光,电铃S发声,经过一定的延时,电铃S停止发声。
若调整A1处钢丝夹10在固定环8的位置,即调整干簧管B1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调整使电铃S发声的时间值。
以上所述,可以定时控制电铃S发声的一个时间值。
若需定时控制电铃S发声的二个时间值,只需在上述的干簧管B1两端再并接一个干簧管。例如在A2处再放置一个钢丝夹10、钢丝夹10套上干簧管;还有如图7控制盒9与位于A1、A2处的干簧管及位于E1的指示灯3相连,构成如图2的控制电路、位于A2处的干簧管为图2中B2。
如图2,由于B1、B2并联、只要B1、B2其中之一低阻导通,电铃S就会发声,发光二极管D1发光、即位于E1的指示灯亮,经过一定的延时,电铃S停止发声。
也就是说,时针1无论是走到A1处还是A2处、都会使电铃S发声。这样就可以定时控制电铃S发声的二个时间值,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电铃S两次定时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裕富,未经项裕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80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