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式袋型滤网无效
申请号: | 00208956.4 | 申请日: | 200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173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添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添奎 |
主分类号: | F23J11/00 | 分类号: | F23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曹广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式 滤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式袋型滤网,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封紧开口以外的边缘的结合结构。
如图5、6所示,在办公室、工厂及医院等场所,为了提供更清净的空气能设有过滤空气的设备,以去除进入室内的粉尘,主要以一种袋型过滤网进行过滤,但是,不同的过滤网会产生不同的过滤效果,由于习知的袋型过滤网的结构为具有上下的两层布1、2,并使各该两层布的开口能夹置在固定的外框处,以达成过滤的效果,为形成袋型,必需封闭除了开口以外两层布间的边缘,以形成一个袋子,故名为袋型过滤网;习知所采用作为封闭各边的方式,最常运用车布边的方式,以拷克年边将边缘处接合,由于拷克车边21、22、23是以车针往复地带动线20刺穿布1、2,虽然有固定的功用,但也同时在各层布处,形成连续的一排孔洞27,让原本是封闭型态的布面产生漏洞,反而使过滤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为使两层布在一定的宽度间张开,并不会有太大的鼓起,一个长型的袋体更在适当位置处,缝接有许多道的区隔线24,将袋体区分成数个分隔的空间,以维持张开使用时的均匀性,由于还是以针穿线缝的方式制成,便需要以封胶25加强封口,以防止产生泄漏;由于采用封胶的方式与结构,进行封闭针穿的孔洞的动作,其主要是对两层布1、2的针缝孔洞外边进行点胶式的补强,由于封胶是硬性的,除了破坏成品的美观性外,尚需增加设备与加工时间。于是,上述的结构组合使用前,需要对同一位置做两次的施工程序,除了增加成本,也使产量减半,并使外观不漂亮,创作人认为在此方面仍有许多可供开发的空间,为了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物品,创作人乃进行研究,以解决习知的制造问题与成本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袋型滤网,它能使滤网的封闭边或是区隔之间壁达成紧密接合的功能,完全无针孔的出现,且是在一次的加工过程中完成接合的动作,于张开后不会发生针孔状的孔洞,对两侧的薄状人造纤维布有很好的结合性,更能回需要而调整间壁的高度,以求适合的开口宽部,能运用所采用作为间壁的薄状人造纤维布,更能因此让薄状人造纤维布形成过滤的阻隔面,若有需要更能于薄状人造纤维层上设有数贯通孔,作为各隔室间的导通孔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式袋型滤网,具有分为上层、下层的一对人造纤维布,在上层、下层人造纤维布之间的三侧周边以超音波熔接,另外,在该两块布人造纤维布之间区隔成数个隔室,在各人造纤维布的内面间,以垂直开口的方向接有数块薄状人造纤维布,各薄状人造纤维布以超音波熔接于上层人造纤维布与下层人造纤维布上。
所述薄状人造纤维布上开设有至少一贯通孔。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连接紧密,不会出现泄漏,同时加工过程简单,成本大大降低。
以下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与图示并不是用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有关的图式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剖面图。
图5为习知的立体图。
图6为习知的剖面图。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式袋型滤网,具有位于上方与下方位置的一对人造纤维布1、2,各该人造纤维布1、2由数层的人造纤维组织而成,视其需要,由不同厚度的人造纤维层组合内外的两层而成,也就是在人造纤维的面层11间夹设有人造纤维的厚层12(大约会有十层左右,但不以此为限)与一内层13,以形成单侧之一的人造纤维布1或2,该两块布1、2之间的各三侧周边同时以超音波熔接,便形成朝单一方向的开口6,也就是为了产生该开口6,在封闭各边7-9之后,由于是以超音波接合,可以将上、下布层的作开口的边7-9处完全封固住,以超音波方式产生使布面做熔接性的结合,超音波滚轮上的压痕会让相接布层表面产生相对应的花纹,便同时得到美观的外表与紧密的接合性,如此,在外观上,远比习知的拷克车缝与封胶方式美观及柔软,更重要的是气密性更好。
又为了在两块布1、2间区隔成数个隔室3,在上述各布1、2的内面间,以垂直开口的方向接有数块薄状人造纤维布4,各薄状人造纤维布4以上端缘与下端缘,分别以超音波熔接于上层人造纤维布1与下层人造纤维布2上的接合面10,该薄状人造纤维布4上可预先开设有至少一贯通孔5(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添奎,未经赵添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89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