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水泵上端导流盖无效
申请号: | 00209245.X | 申请日: | 200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344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喜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喜安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11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泵 上端 导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潜水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水泵上端导流盖。
目前,市场上的各种潜水泵上面的导流端盖如图3所示,其导流体部分存在着设计不合理,出水阻力大,水能损失大等缺点,主要原因为:1、水泵的叶轮将水压入导流端盖后,由于导流端盖内腔13较大,进水孔15较小,进入内腔的水能量要泄掉一部分;2、进入导流盖的水不是直接到达出口,而是经过侧面的比较大的弧形导流板进入出水口,由于比较大的弧形导流使水不能直接进入出水口,而是产生一个横向力,这时也泄掉一部分能量;3、由于水在进入出水口之前汇合,四股汇合的水由于各自的方向不同,产生一定的碰撞,泄掉一部分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出水阻力小、水能损失小、设计合理的潜水泵上端导流盖。
该潜水泵上端导流盖,包括进水口1、2、导流槽3、4、出水口11、锥型底板7和上盖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槽为直线型导流槽3和弧线型导流槽4成对配合在底板7的上端形成一个导流槽出水口,并通过隔板10将成对配合的导流槽出水口隔开,导流槽出水口的水流在隔板10的上端出水口11处汇合。
所述的直线型导流槽3具有下宽、上窄的形状,形成一具有喷射作用口部。
所述的弧线型导流槽4具有下宽、上窄的形状,形成一具有喷射作用口部。
所述的成对的直线型导流槽3和弧线型导流槽4为2~4对。
所述的进水口1、2与导流槽3、4的宽度配合,形成适合于进水口1、2的内腔。
所述的隔板10垂直固定在出水口11的内部,下端与底板7密封并圆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将导流槽分为直线型和弧线型并且成对使用,弧线型导流槽中的水流有一定横向泄能作用,但直线型导流槽没有其它空间直接向上冲,使这两股水流相互携带,借势而上,达到增速节能的目的。
2、由于导流槽成对使用,通过隔板将每一对导流槽内的水分开,使水流在汇合之前已经形成为相同方向的水流,不会因水流的汇合而泄掉部分能量。
3、由于进水口与导流槽的宽度相配合,水进入导流槽后直接沿导流槽流动,且在导流槽的端部有喷射作用的口部,使水流在进入进水口后泄能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下列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半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3为现有产品的立体半剖视图;
图中1、2、进水口;3、直线型导流槽;4、弧线型导流槽;5、水流方向;6、水流方向;7、锥型底板;8、固定孔;9、上盖板;10、隔板;11、出水口;12、空腔;13、扇型导流槽;14、出水口;15进水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该导流盖包括四个进水口、直线型导流槽3、两个弧线型导流槽4、与竖直管连接的出水口11、锥型底板7和上盖9,直线型导流槽3和弧线型导流槽4成对配合在底板7上汇合形成一个导流槽出水口,所述的直线型导流槽3具有下宽、上窄的形状,形成一具有喷射作用的口部,所述的弧线型导流槽4具有下宽、上窄的形状,形成一具有喷射作用口部,成对的直线型导流槽3和弧线型导流槽4为2对。所述的隔板10将成对配合的导流槽出水口隔开成两部分,四个导流槽的水流在隔板10的作用下分成两股水流5、6且方向相同,在隔板10上端出水口11处汇合。所述的隔板10垂直固定在出水口11的内部,下端与底板7密封并圆滑过渡。所述的进水口1、2与导流槽3、4的宽度配合,形成适合于进水口1、2的导流槽内腔。
通过潜水泵内的叶轮将水经过进水口进入直线型导流槽和弧线型导流槽,直线型导流槽和弧线型导流槽内的水流在底板的上部汇合经隔板变成与出水口方向相同的水流,在隔板上部几股水流汇合后流入竖直管内,由于导流槽的改变和隔板的增加在完成相同工作量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10%左右,在灌溉、生活用水等方面可以省时、省电,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喜安,未经赵喜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92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