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钢索绞拉器无效
申请号: | 00209918.7 | 申请日: | 2000-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248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8 |
发明(设计)人: | 谢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庆丰 |
主分类号: | B25B25/00 | 分类号: | B25B2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念冬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钢索 绞拉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索绞拉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设有双逆止爪卡装装置和制动棘爪调节钮装置的钢索绞拉器。
钢索绞拉器是一般工厂、汽车维修厂或托吊厂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由于人力所限,当一些较重的机具或零部件需要移动位置时,钢索铰拉器(俗称手拉器)即可发挥其托吊功能,它不仅可避免操作者因徒手不易施力或搬移重物方式不当而造成伤害,而且较徒手操作更加省力和安全。
因此,钢索绞拉器为广大工业界人士所采用,各式各样的钢索绞拉器也随之问世。然其基本结构大致相同(参见图1),即有一呈Y字形的施力杆10,其前部两支杆11的末端与两双边棘轮12同轴枢接于基座13内,两支杆11之间利用栓杆枢接有一中空心轴,该中空心轴固接有两个制动棘爪15和具有弧形槽孔16的板片17,以使调节弹簧18两端分别钩扣于弧形槽孔16和支杆11内壁并调节制动棘爪15与棘轮12的啮合与分离。另在基座13末段内枢设一卡制装置,即固接于中空心轴21上的逆止爪19和凸杆20以及套置在中空心轴21上的回复弹簧22,中空心轴21通过栓杆枢设在基座13内,而回复弹簧22两端分别钩扣于基座13内壁和凸杆20上,使逆止爪19与棘轮12呈卡制状态,且逆止爪19还斜设有一顶栓杆23。利用上述构件的组合,卡制装置的逆止爪19与棘轮12呈经常性的卡制状态,使棘轮12只能作单向转动。Y字形施力杆10的两制动棘爪15受调节弹簧18的作用而顶合于棘轮12上,扳动Y字形施力杆10即可绞拉钢索24。
此类钢索绞拉器虽有其实用性,但实际使用时却有如下缺点:
调节弹簧18的两端钩扣于制动棘爪15后方扳片17的弧形槽孔16和支杆11内壁上,其上并套有一中空套管25,以方便推压施力调节制动棘爪15与棘轮12啮合。然而,调节弹簧18位于Y字形施力杆10的内部,调整调节弹簧18时,手会受到Y字形施力杆10的牵制,使施力不能集中,造成调整制动棘爪15与棘轮12啮合的困扰,操作不方便。长时间使用后,调节弹簧18上的套管25容易移位松脱而影响其功效,进而有调节弹簧脱落之虞,此乃结构上的一大缺陷。
另外,一般钢索绞拉器的卡制装置仅有一个逆止爪19对棘轮12作单边卡制,造成受力不平衡而影响卡制效果,甚至当欲使托吊物落降操作时使棘轮12急速逆转,当逆止爪19恢复卡制状态时,所承受的重力加速度和不平衡扭力致使逆止爪19断裂或扭曲而失去卡制效果,使托吊物急剧降落发生危险,并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以其多年从事各类五金工具的制造和销售的经验,几经详加设计和多次试制改良,终得安全实用的钢索绞拉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钢索绞拉器,以克服现有钢索绞拉器中逆止爪受力不平衡的状况,达到更为可靠的卡制效果,从而防止托吊物急剧落降;同时,消除调节弹簧受Y字形施力杆牵制,施力无法集中的操作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Y形施力杆支杆与制动棘爪后部间设置一调节钮装置,手动调节钮即可控制制动棘爪与棘轮的啮合和分离。同时,设置一双逆止爪卡制装置,以经常性地卡制棘轮并使棘轮落降一次只能移动一个棘轮齿,且使逆止爪的受力更为均衡并有所减轻。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钢索绞拉器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钢索绞拉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钮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卡制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钢索绞拉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5A、B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钮装置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卡制装置动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庆丰,未经谢庆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99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