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压塔顶油罐无效
申请号: | 00211247.7 | 申请日: | 2000-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126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03 |
发明(设计)人: | 常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石油化工总厂 |
主分类号: | B01D17/025 | 分类号: | B01D17/025 |
代理公司: | 辽河石油勘探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士华 |
地址: | 124022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压 塔顶 油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加工过程常减压蒸馏系统的减压装置。
目前,在石油加工过程中,减压塔顶(简称“减顶”)油气混合物经过冷却后,气体直接排入大气或引进加热炉内烧掉,液体则通过大气腿进入减顶油罐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减顶油经过隔板顶部到达隔板另一侧,再从罐底部抽出后经泵送出。在此过程中,通过减顶油罐内的液面为大气腿实现水封,防止空气向系统内回窜,实现平稳减压状态下的操作。现有技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减顶油外输过程中经常含水,由于无法准确控制减顶油罐内的油水界面,减顶油经常带水进入减顶油抽出隔板一侧,随同减顶油一同外送,使油品罐区管理过程难度增大;二是由于无法及时准确地控制好减顶油罐内的油水界面,减顶油罐脱水过程中经常带油;三是需要频繁地进行现场观察和操作,既使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增大,又影响装置污水外排质量,威胁装置的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较好解决减顶油外送过程含水问题、避免减顶油罐脱水过程带油现象发生的减压塔顶油罐。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此种减压塔顶油罐乃是对现有减顶油罐结构的一种改进,其一是将减顶油罐的液面测量系统改为界面测量系统;其二是取消罐内隔板;其三是提高减顶油抽出口的高度,将抽出口位置由油罐底部改为罐中心线以上处。该油罐由罐体及设置在其上的油气入口、人孔、玻璃板液位计接口、压力表接口、界面计接口、气体出口、塔顶油抽出口、抽油管、脱水口和挡板组成。由于采用界面测量系统代替原有的液面测量系统,因而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减压塔顶油罐的油水界面情况,准确掌握减顶冷凝液的分离效果。由于隔板对减顶油罐内的油水隔离精度并不十分精确,罐内隔板的取消不影响油罐工作性能,又使其结构得到简化。提高减顶油抽出口高度至油罐中心线以上,则可使抽出口一直处于油水界面之上,从而可以防止罐底部的水进入减顶油抽出管线,做到减顶油外送过程中只送油不送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操作方便,利用它可以避免减顶油罐脱水过程带油的现象,减少装置外排污水的含油量,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质量;可以避免减顶油外输过程含水的弊病,大大方便罐区正常生产管理;可以大大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且可节约用电。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罐体1、油气入口2、3、人孔4、压力表接口5、玻璃板液位计接口6、界面计接口7、气体出口8、减顶油抽出口9、抽油管10、脱水口11和挡板12组成,其结构、组装特征如下:罐体1一侧顶部设有油气入口2、3,中部顶部设有人孔4和压力表接口5,底部设有脱水口11,另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气体出口8和减顶油抽出口9,旁侧并列设有一组玻璃板液位计接口6和一组界面计接口7,两组接口上端高度一致,设置在减顶油罐正常液面以下150mm处,罐体1中部底部内设有挡板12,减顶油抽出口9上方罐体内向上接有抽油管10,抽油管10上端管口高度在罐体中心线以上,与液位计接口6和界面计接口7上端持平。此种减顶油罐可按上述结构、组装特征专门制作,亦可对现有减顶油罐进行改造,以节约资金和材料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油辽河油田公司石油化工总厂,未经中油辽河油田公司石油化工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12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