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缝合创口用的压板无效
申请号: | 00212221.9 | 申请日: | 200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280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诚 |
主分类号: | A61B17/03 | 分类号: | A61B17/03;A61B17/068 |
代理公司: | 本溪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1172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合 创口 压板 | ||
本实用新型涉用一种外科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缝合创口特别是肝脏创口用的压板。
在现有技术中,外科缝合无论是对如皮肤等外部显露的器官,还是对如肝脏等内部的器官,均采用直接缝合的方法,即直接用缝合线将器官的断裂面逐渐强制性地连接在一起,而不采用有其它附助性器械。该种直接缝合的方法对皮肤和肌肉类外部器官组织来说虽然也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在通常情况下还是可以接受的,因这类器官在缝合时是比较稳定,易于施术,且在缝合过程中器官的出血量相对较少,施术者易于看清缝合部位,缝合易于成功。而对于缝合肝脏类内部器官来说,在缝合中会给施术者带来许多麻繁,首先,肝脏位于隔下,因解剖关系有的部显露得不充份,施术空间狭小;其次,肝脏又属于血管性器官,在其创口部位流血量特别多,使施术者很难看清其周边的环境,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需要有进行反复多次的清血过程才能保证手术完成;另外,由于肝脏始终是随呼吸的动作而上下波动的,在缝合时要求施术者必须在随肝脏的波动规律而动态地进行,要找到或适应肝脏的运动规律其难度相当大,同时肝脏组织相对较脆,所以,在缝合时如稍不注意没能掌握或按照肝脏的运动规律施术,很可能造成缝合针在扎入肝脏后随缝合针的运行轨迹挑开肝组织并连同缝线直接脱出,不仅使该针没能缝合上,又人为地增加了肝脏的损伤程度。
综上所述,对器官创口特别是对肝脏等内部器官创口不采用其它附助器械直接进行缝合,其操作场合不利于施术,同时还易出现人为的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缝合创口用的压板,它能很方便地使需要缝合器官的两个断面之间事先吻合,并能使器官固定,从而使施术者能顺利地进行缝合。
为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长形的手持构件,在该构件上设置有一个可将器官的两个断裂面对接后压住的细部和间隔一定距离地设置在细部两边的配合细部压住使用的夹边。
所述的手持构件由可随意弯曲的刚性板件构成,在板件上开有近似于U字形的通槽,以形成中部区域是上述的细部,其两边是所述的夹边。
所述U字形通槽可分别设置在手持构件或板件的两个端部,且使U字形通槽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设置在手持构件上的细部和两个夹边,可将对合后的创口及器官固定住,然后再进行缝合,不仅减少了创口部位的出血量,使视觉清晰,方便了操作,而且还不易出现人为事故;其次,由于在手持构件的两端采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可以实现前述功能的U字形通槽,所以它可用来固定如肝脏的横向、纵向、肝脏膈面、肝右后叶和左外叶的创口,其适用范围很广泛;另外,因为所述细部有一个开放端,还可同时进行8字、U形、结节和褥式缝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中给出一种结构的压板10。该压板10通常由一个长形的板件构成,它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手持构件11,为使操作更为方便,该手持构件最好采用可随意弯曲的刚性板件。
在压板10的两边开有近似于U字形的通槽12,通槽12的中部区域形成一个比压板10细许多的细部13,在其两边形成夹边14。所述U字形通槽12可分别设置在手持构件11的两个端部,且使两个U字形通槽12相互垂直,这两个相互垂直的通槽12可分别用于压住器官上不同方向的创口。
使用时,先人为地将器官的两个断裂面对接并使其吻合,然后用细部13压住该吻合部,两个夹边14分别按住与其对应的断裂面,此时,即可大量减少出血量,又能固定位器官防止其波动。由于细部13的顶端131与U形通槽12的弧边121之间留有一段距离,所以,在每缝合一段距离后,可随意地将该压板10向后移动,而不受创口大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诚,未经李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22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成本的滑板车前叉与轮座构造
- 下一篇:常规粳稻抛秧精量播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