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防盗报警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212745.8 申请日: 2000-07-25
公开(公告)号: CN2437546Y 公开(公告)日: 2001-07-04
发明(设计)人: 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 李宁
主分类号: B60R25/00 分类号: B60R25/00;B60R25/10;B60R25/04
代理公司: 哈尔滨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学敏
地址: 150100 黑***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汽车 防盗 报警装置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防盗报警装置,具体为汽车防盗报警装置。

目前,在我国有的地方有时会发生盗窃、抢劫汽车的案件发生,大部分是对出租车实施的盗抡行为,虽然有相当多的出租车都安装了带有高压放电的保护司机的放电屏,但它们都不能有效地制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制止盗窃、抢劫汽车犯罪分子,又不能严重伤害犯罪分子,驾驶员能方便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汽车防盗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a.晶体三极管Q101的基极与电阻R101串接构成了电源模拟开关,晶体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702的负端连接,集成块IC101的脚6、7并接于R103两端、4脚接晶体三极管Q101的基极,8脚接晶体三极管Q101的发射极,5脚接电容C102一端,IC102的脚接Q102的基极,脚7、6并联在R106两端,脚2接C104一端,Q102的发射极接变压器B101的初级,变压器B101次级两端并联在压电陶瓷片HD101的两端;b.集成块IC201的脚3接晶体三极管Q201基极,Q201的发射与变压器B201初级连接,B201与二极管D201串联,C204、C205、D202、D201组成倍压电路组合;c.IC3的脚3与Q302的基极连接,Q302的发射极串接B301的初级、D301、D302、C304串接后并接在B301次级上,R304与C305串接后并接在闪光管1两端,Q303与B302串接后连接闪光管1的一端,d.IC401的脚3与Q402的基极连接。Q402的发射极串接B401的初级、D401,二极管D402串接变压器B401的次级后并联连接于电容C404、催泪器2两端;e.集成块IC501脚30与IC502、IC503串接于脚1,发光二极管LED501一端与IC501的脚20、另一端与脚1连接,排阻R501-R504一端连接于IC501的脚21-24、另一端与排阻R505-508并联后又与IC503的脚5、7、9、11连接,排阻R509-512分别与IC503的脚1、2、13、14连接,排阻R513-516分别与IC503的脚4、6、8、10连接,按钮K501一端与排阻R505-508连接,另一端与IC502、IC503脚3、排阻R509-512连接;f.晶体三极管Q601基极串接R601后与继电器KJ601的输入端、KJ602的输入端连接、Q601的发射极与KJ601的另一输入端连接,KJ602的另一输入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601两端并接于KJ602的两个输入端;g.继电器KJ601的两个输出端V、W与汽车的点火线圈3的初级一端连接;h.继电器的KJ602的两个输出端X、Y与汽车发光机4的输出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有效地制止盗抢汽车的行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拟开关电路。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电击电路。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闪强光电路。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催泪剂发射电路。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控制电路。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控制电路。

图7为本实用新型稳压电路。

图8a为本实用新型与点火线圈连接原理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与发电机连接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坐垫连接原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a.晶体三极管Q101的基极与电阻R101串接构成了电源模拟开关,晶体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702的负端连接,集成块IC101的脚6、7并接于R103两端、4脚接晶体三极管Q101的基极,8脚接晶体三极管Q101的发射极,5脚接电容C102一端,IC102的脚接Q102的基极,脚7、6并联在R106两端,脚2接C104一端,Q102的发射极接变压器B101的初级,变压器B101次级两端并联在压电陶瓷片HD101的两端;b.集成块IC201的脚3接晶体三极管Q201基极,Q201的发射与变压器B201初级连接,B201与二极管D201串联,C204、C205、D202、D201组成倍压电路组合;c.IC3的脚3与Q302的基极连接.Q302的发射极串接B301的初级、D301、D302、C304串接后并接在B301次级上,R304与C305串接后并接在闪光管1两端,Q303与B302串接后连接闪光管1的一端,d.IC401的脚3与Q402的基极连接。Q402的发射极串接B401的初级、D401,二极管D402串接变压器B401的次级后并联连接于电容C404、催泪器2两端;e.集成块IC501脚30与IC502、IC503串接于脚1,发光二极管LEID501一端与IC501的脚20、另一端与脚1连接,排阻R501-R504一端连接于IC501的脚21-24、另一端与排阻R505-508并联后又与IC503的脚5、7、9、11连接,排阻R509-512分别与IC503的脚1、2、13、14连接,排阻R513-516分别与IC503的脚4、6、8、10连接,按钮K501一端与排阻R505-508连接,另一端与IC502、IC503脚3、排阻R509-512连接;f.晶体三极管Q601基极串接R601后与继电器KJ601的输入端、KJ602的输入端连接、Q601的发射极与KJ601的另一输入端连接,KJ602的另一输入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601两端并接于KJ602的两个输入端;g.继电器KJ601的两个输出端V、W与汽车的点火线圈3的初级一端连接;h.继电器的KJ602的两个输出端X、Y与汽车发光机4的输出线连接。Q1o1和R101组成了电源模拟开关电路,当B端有高电平输入时,Q101导通,电源通过Q101给电路供电,电路工作,反之,当B端输入低电平时,Q101截止,电源被切断,电路停止工作。图2、图3、图4、图6中的Q201、R201;Q301、R301;Q401、R401;Q601、R601在各自电路中均组成开关电路,原理同Q101和R101。IC101、R102、R103、C101、C102组成了一个方波振荡电路,当电源导通时,IC101的控制端4脚呈高电平,电路开始工作,电源一接通时,C101一时来不及被充电,故IC101输入端2脚电压为零伏,输出端3脚输出高电平,随着电源电压经R102、R103向C101充电,2脚电压随着C101两端电压逐渐升高,当电压升至UU电源时,IC101翻转,3脚输出低电平,C101上的电压经IC101内部放电管放电,Uc101两端电压逐渐下降,当Uc101 U电源时,IC101再次翻转,3脚输出高电平,这样周而复始的工作下去,3脚输出电平将不断高低变化,形成一组方波。图2、图3、图4中的C201、R202、R203、C202、C203;IC301、R302、R303、C302、C303;IC401、R402、R403、C402、C403在各自电路中的作用均同图1中的IC101、R102、R103、C101、C102。IC1013脚输出的方波经R104、C103积分后形成一个三角波去调IC102的振荡频率。IC102的3脚输出音频信号经Q102放大,再经变压器B101升压后推动压电陶瓷片HD101发出报警声。图1电路安装在一封闭小盒内,置于驾驶室内观后镜上方,面向副驾驶位和司机侧后方。图2为高压电击电路,IC201的3脚输出方波,经Q201放大,再经变压器B201升压,又经由C204、C205、D202、D203、组成的倍压电路倍压得到30KV电击电压,D201为保护Q201不被B201产生的反压击穿而设。图3为闪光电路.IC301的3脚输出信号由Q302放大,经变压器B301升压,再经D302整流,得到300伏左右电压给C304充电,同时此电压又经R304给C305充电,当C305上电压充至35伏时,触发管Q303导通,C305上电压经Q303、B302初级对地放电,同时在B302次级上感应出一瞬时高压触发闪光管1.C304上的电压经闪光管1放电,发出耀眼强光。图3电路安装于驾驶室内观后镜处,面对副驾驶和司机侧后方。图4为催泪剂发射器电路,IC401的3脚输出方波经Q402、B401放大升压后,由D402整流得到约2千伏触发电压,激发催泪器2发射。图4电路安装于驾驶室内观后镜处,面向副驾驶和司机侧后方。图5为控制电路,IC501集成块型号KLW6698。可由遥控器控制,当有抢劫汽车行为发生时,IC501接收到遥控指令,则脚21、22、23、24输出高电平,再经IC503比较放大后,推动后级电路工作。K501为危险按钮,安装于司机易于触及的安全地方,当抢劫车发生时,司机可乘歹徒不备,按下K501,则电路工作或者司机被迫离开车后,按动遥控器电路即工作,将会有以下动作发生:图1电路发出让歹徒难以忍受的125db报警声,给其以惊吓;图2电路产生30千伏高压对歹徒进行电击,使其失去做恶能力和抵抗能力。图3电路工作产生强光使歹徒暂时失明,图4电路工作,将向歹徒发射催泪剂或迷彩弹使歹徒失去做恶能力。图8(a)(b)使发动机停转,发动机无输出,整个汽车断电。图7的A连接于图1A,图7的C连接于图1的C,图2的D连接于图7的D,图2的G、H连接于图9的G、H,图2的F连接于图7的F,图3的I、K连接图7的I、K,图4的I、K连接图7的I、K,图5的O、P连接图7的O、P,图6的Q、S连接图7的Q、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未经李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27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