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电解质制氧机无效
申请号: | 00213168.4 | 申请日: | 200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137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0 |
发明(设计)人: | 毛居华;黄建令;李军;黄顺贤;盛选禹;栾兆义;栾兆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山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2 | 分类号: | B01D53/22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解质 制氧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氧装置,具体是一种固体电解质制氧机。
目前国内工业传统的制氧方法有三种:空分法、化分法和电解水法。
1、空分法:即利用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凝固点不同分离氮氧的方法。优点是规模大,生产效益显著;缺点是一次性投资过大,设备复杂昂贵,氧气储存、运输都相当不便。
2、化分法:即利用一些化学物质(如过氧化物)的化学反应制取氧气的方法。优点是小巧灵便,能耗极小;缺点是产量受限,原材料成本高,且有些反应物和反应产物对人体和环境有毒害作用。
3、电解水:即利用电流电解水为氢气和氧气的过程。优点是原材料便宜:缺点是设备复杂,反应产物有危险,尤不适合小型和家庭使用。
目前国内的面向家庭或个人吸氧用的制氧机亦有三种:化分法、分子筛和电极吸附法。
1、化分法:即利用一些化学物质(如过氧化物)的化学反应制取氧气的方法。优点是小巧灵便,能耗极小;缺点是产量受限,原材料成本高,且有些反应物和反应产物对人体和环境有毒害作用。
2、分子筛:即利用分子筛的物理吸附原理,将空气中的氮氧分离。优点是操作简便,缺点是设备过于娇嫩,须注意保养清洁,维修成本高,且产氧量较大时成本太高;在1—5L/min时售价已达九千多元。
3、电极吸附:即利用电化学方法,使空气中的氧气在催化剂和电极作用下提取转移,又在阳极上得以释放的过程。优点是方便快捷;缺点是需碱液作电解质,运输、使用都有不便,而由于液体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着产氧量的受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运输、携带方便,使用成本低,无易损件,不需添加、补充药品,使用安全性好,使用范围广、抗震性好的全陶瓷式固体电解质制氧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即一种固体电解质制氧机,包括固体电解质制氧泵及壳体,其特征在于固体电解质制氧泵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密闭的壳体内,制氧泵的导氧管联接到壳体的外部,壳体为中空的安装加热丝的加热腔室,加热腔室两端的内、外侧分别加工有进气孔,并贯穿壳体安装余气排放管。
所述固体电解质制氧泵为圆柱状结构,环泵体的两端口分别密封安装氧化锆固体电解质片,电解质片的外部表面涂覆亚锰酸锶镧层空气阴极,内部涂覆亚锰酸锶镧层氧气阳极,亚锰酸锶镧层上复合有网络状导电带,氧气阳极、空气阴极的网络导电带上分别加工有与电源的正极、负极相连接的引出触点,泵体壁上安装导氧管。
所述加热腔室壁上安装热电偶,热电偶穿装到壳体内腔。
所述壳体内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1台以上固体电解质制氧泵组成的固体电解质制氧泵组,氧气阳极、空气阴极分别通过引线连接在一起,制氧泵的导氧管分别联接到一共用导氧管上。
所述环加热腔室的空腔并列安装1组以上加热丝。
所述固体电解质片与泵体端口之间烧结有密封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泵体及固体电解质均采用了陶瓷式结构,是通过给固体电解质上的导电带通电对空气中的氧气分子进行处理来制取氧气,没有氢气产生,所以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运输、携带方便。
2、使用成本低,制氧纯度高,使用安全,无易损件,不需添加、补充药品。
3、抗震性好,能够广泛应用于高原缺氧地区、家庭、密闭的机仓、坦克及其他缺氧的场所。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制氧泵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空气阴极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氧气阳极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总导氧管、2导氧管、3制氧泵、4陶瓷陶管及引线、5加热腔壁、6加热丝、7热电偶、8进气管、9空气阴极、10固体电解质片、11制氧泵壁、12银导电带、13密封材料、14引出银层、15网络导电带、16引线引出端、17进气孔、18余气排出管、19加热—预热腔、22氧气阳极、23亚锰酸锶镧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山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山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31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榨机
- 下一篇:铁路机车、车辆车钩铣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