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发式冷凝器无效
申请号: | 00213667.8 | 申请日: | 200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4164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发明(设计)人: | 丛旭日;尹小炜;刘洪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丛旭日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威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 冷凝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我们知道,制冷技术中使用的冷凝器可分为水冷式、风冷式和蒸发式三种,蒸发式冷凝器由于节水和节能等优点,所以应用较多,现有空调机采用的蒸发式冷凝器,其循环水的浓缩倍数控制方式均采用固定间隔时间的间断排水方式,这种控制方式具有两方面不足:一、在不排水的间隔期,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呈线性上升,当开始排水时,浓缩倍数又呈指数函数方式下降,即在工作过程中,循环水的浓缩倍数有尖峰现象,垢物晶体易于析出。二、固定间隔和连续排污间隔,需要延时继电器和电动阀来控制,造成生产成本高、使用寿命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构思新颖、效率高、寿命长、使用费用低的蒸发式冷凝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其设有风机、箱体、预冷器、挡水板、淋水器、集气管、集液管、冷凝盘管、浮球阀、冷却水泵、水箱,其特征是淋水器下方设有分水器,分水器与分水管相连接,分水管与箱体或水箱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其在工作时可直接排走浓缩倍数较高的循环水,且兼起溢流保护排水作用,使冷凝盘管等部件不粘水垢,具有结构合理、构思新颖、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使用费用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风机1、箱体2、预冷器3、挡水板4、淋水器5、集气管6、冷凝盘管7、集液管8、分水器9、分水管10、浮球阀11、水箱12、冷却水泵13、调节阀14、溢流孔15、供水管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其设有风机1、箱体2、预冷器3、挡水板4、淋水器5、集气管6、集液管8、冷凝盘管7、浮球阀11、水箱12,冷却水泵13,上述各部件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在淋水器5下方的水箱2上方设有分水器9,分水器9与分水管10相连接,分水器9与分水管10可以是一体的,即分水器为分水管的一部分,分水管10与水箱12的侧壁相连接,分水管10的另一端伸出机外,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冷却水泵13从水箱12中抽水送入蒸发式冷凝器中吸热蒸发掉部分水,形成浓缩倍数较高的水又回到水箱12,分水器9盛纳部分浓缩倍数高的循环水,经分水管10排出,水箱12中缺少的水由浮球阀11开启补水口补水。极少水量的连续排水,消除了间断排水造成的浓缩倍数出现的尖峰现象,有效地控制了水箱12中水的浓缩倍数,有力地保证了循环水的水质。
在分水管10上可设有调节阀14,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质情况,由调节阀14来控制排水量大小,采用变化分水器9的开口大小也可控制排水量,为防止水箱12内的水过满,分水管10可上设有溢流孔15,溢流孔15起保护排水的作用,及时排走水箱中多余的水。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其设有风机1、箱体2、预冷器3、挡水板4、淋水器5、集气管6、集液管8、冷凝盘管7、浮球阀11、水箱12,冷却水泵13,上述各部件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在淋水器5下方设有分水器9,分水器9与分水管10相连接,分水器9与分水管10可以是一体的,即分水器为分水管的一部分,分水管10与箱体2的侧壁相连接,分水管10上设有调节阀14,分水管10的另一端伸出机外,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冷却水泵13从水箱12中抽水送入蒸发式冷凝器中吸热蒸发掉部分水,形成浓缩倍数较高的水又回到水箱12,分水器9盛纳部分浓缩倍数较高的循环水,经分水管10排出,水箱12中缺少的水由浮球阀11开启补水口补水。极少水量的连续排水,消除了间断排水造成的浓缩倍数出现的尖峰现象,有效地控制了水箱12中水的浓缩倍数,有力地保证了循环水的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丛旭日,未经丛旭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36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