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臂型蒸发式冷凝器无效
申请号: | 00213668.6 | 申请日: | 200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4164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发明(设计)人: | 丛旭日;尹小炜;刘洪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丛旭日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8F19/00 |
代理公司: | 威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蒸发 冷凝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悬臂型蒸发式冷凝器。
我们知道,制冷技术中使用的冷凝器可分为水冷式。风冷式和蒸发式三种,蒸发式冷凝器由于节水和节能等优点,所以应用较多,但传统的蒸发式冷凝器中的每一根冷凝盘管的端部和中间部均与冷凝器壳体相连接固定,或每根冷凝盘管的端部和中间部均与设定的框架相连接固定,框架再与冷凝器壳体固定,由于冷却水在冷凝盘管的表面不断蒸发,从水中结晶沉淀而形成的晶粒在水中由于布朗热运动而与冷凝盘管表面不断地进行碰撞,从而提供了晶体生长的机会,小晶体不断地形成大晶体,使冷凝盘管表面的垢层不断增厚,严重影响传热,此外,这种冷凝器一般使用水质较好的水,即使用经软化处理的水,导致运行费用高、维修费用高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构思新颖、效率高、寿命长、使用费用低的悬臂型蒸发式冷凝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一种悬臂型蒸发式冷凝器,其设有风机、箱体、预冷器、挡水板、淋水器、集气管、集液管、冷凝盘管、浮球阀、冷却水泵、水箱,其特征是冷凝盘管组由若干冷凝盘管、集气管、集液管和支承板组成,每根冷凝盘管的两端分别与集气管和集液管相连接,冷凝盘管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支承板,冷凝盘管的中间部位悬浮,冷凝盘管组经支承板与箱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每根冷凝盘管中间部位悬浮,其在工作时产生振动,使冷凝盘管不粘水垢,具有结构合理、构思新颖、效率高、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也是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凝盘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5是冷凝盘管外部水膜的泰勒波动图。
图6是冷凝盘管内部制冷剂流态图。
图中标记:风机1、箱体2、预冷器3、挡水板4、淋水器5、集气管6、冷凝盘管7、集液管8、浮球阀9、水箱10、冷却水泵11、支承板12、封头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一种悬臂型蒸发式冷凝器,其设有风机1、箱体2、预冷器3、挡水板4、淋水器5、集气管6、集液管8、冷凝盘管7、浮球阀9、水箱10,冷却水泵11,预冷器3采用铜管盘制而成,即由几排水平布置的蛇形管组成,并固定在箱体2上,预冷器3的入口端与制冷机排气管相连接,出口端与集气管相连接,预冷器3下方设有挡水板4,挡水板4可采用翅片式,也固定在箱体2上,挡水板4下设有淋水器5,淋水器5的构造与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集气管6和集液管8采用扁铜管或其它铜管制成,其两端由封头13堵住,集气管6和集液管8的一侧设有若干个与冷凝盘管7相连接的孔,冷凝盘管7采用铜管弯曲而成,其两端分别与集气管6和集液管8上的孔相连接,每根冷凝盘管7的两端部分别与支承板12相连接,可以在支承板12上设有若干个孔,每根冷凝盘管7的上、下端部分别穿过支承板12上的孔与集气管或集液管相连接,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使冷凝盘管7的上、下两端部与支承板12相连接,支承板12可以在冷凝盘管7的上下两端部分别设有一个,也可以在冷凝盘管7的上下两端部分别设有两个,还可以在冷凝盘管7的上端部设有两个支承板,冷凝盘管7的下端部设有一个支承板,冷凝盘管组由若干冷凝盘管7、集气管6、集液管8和支承板12组成,冷凝盘管组经支承板12与箱体2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的冷凝盘管组中的冷凝盘管组的端部与箱体2相连接,冷凝盘管组的中间部位不与箱体2相连接,冷凝盘管7的中间部位处于悬浮,本实用新型其它各部件的构造与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冷凝盘管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固定,冷凝盘管中间部位悬浮,当水、气从管外掠过时,冷凝盘管表面附着的重量重的液相进入重量轻的气相时,在气液界面力的作用下,冷凝盘管外将被诱发一种流动不稳定的现象,此现象称为泰勒波动(图5);管内制冷剂从气态冷凝成液态的过程中,将分别发生环状流、过渡流、层状流、间隙冲击流等流态的转换(图6),管外的泰勒波动流态和管内制冷剂流态的共同作用,使悬浮的冷凝盘管产生一定频率的振颤,从而使垢物晶粒难以在冷凝盘管表面上附着成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丛旭日,未经丛旭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36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