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净水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0214155.8 | 申请日: | 2000-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202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1 |
发明(设计)人: | 焦社杰;曲先顺;李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胶南市三合绿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净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上述设备中的固液分离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该类净水设备,其絮凝剂直接加入曝气反应区,由于絮凝剂进入该区未及与该区的待处理水完全充分混合,其产生的絮凝物和水及水中未经混合反应处理的物质就从该区进入后续的气浮清理区,其存在混合反应时间较短、处理效果不甚理想等缺陷。另外,在气浮清理区,大量的悬浮物将由刮除装置清除掉,但仍有一部分较重的颗粒状物质将沉于池底及少量与处理水一道排出,在水处理池底有一与曝气反应区接通的回流管,虽能回流上述一部分颗粒,但其清除作用还不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效果较为理想的净水设备。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有水处理池,水处理池有待处理水入口、处理水排出口,在水处理池内依次有曝气反应区和固液分离区,待处理水由待处理水入口进入曝气反应区,所述固液分离区有一向水处理池底部伸展的悬浮物挡板,处理水由悬浮物挡板下边缘与水处理池底面间的通道流过,后由处理水排出口排放,在上述待处理水入口处有助凝装置,所述助凝装置有絮凝剂导入口,待处理水经过助装凝置导至待处理水入口。
上述悬浮物挡板与处理水排出口之间有一助沉装置。
上述助沉装置为管式或板式沉降器。本实用新型在待处理水入口设置助凝装置,由污水管路向水处理池曝气反应区导入的污水流(待处理水流),先进入助凝装置与导入助凝装置的絮凝剂充分混合后,再由待处理水入口进入曝气反应区,由于其混合充分,混合反应时间也较长,加强了絮凝效果,提高了水处理效果。另外,在悬浮物挡板与处理水排出口之间有管式或板式沉降器等作为助沉装置,使处理水流由助沉装置下端进入,由助沉装置上端流出,使悬浮于处理水中比较大的颗粒得以沉降于助沉器底部并通过排泥管排去,使清除效果大为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助凝装置几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助沉降装置一种结构及该结构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有水处理池1,水处理池有待处理水入口2,处理水排出口3,在水处理池内依次有曝气反应区Ⅰ和固液分离区Ⅱ,待处理水由待处理水入口2进入曝气反应区Ⅰ,固液分离区Ⅱ有一向水处理池底部伸展的悬浮物挡板4,处理水由挡板4下边缘与处理池1底部间的通道流过,后由处理水排出口3排放,在待处理水入口2处有助凝装置5,助凝装置5有絮凝剂导入口6,导入口6用于向装置5内导入絮凝剂或其它化学药剂,待处理水经过助凝装置5与絮凝剂混合后导至待处理水入口,后进入曝气反应区;上述助凝装置可以紧接待处理水入口2,也可把助凝装置出水端口与入口2合为一体;在距入口2一段距离连接待处理水入口2的输水管路上置有助凝装置也应为本实用新型所指。助凝装置5的内部结构可为多种,图2所示为内置旋转涡轮、内置迫使水流变向的隔板两种,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技术方式,以水流能在其中产生涡流及混合时间稍长即可。在悬浮物挡板4与处理水排出口3之间有一助沉降装置7,装置7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斜管式或斜板式沉淀器,图3所示为管式沉淀器,由挡板4下边缘与水处理池底面间通道流过的水流先进入助沉装置底端端口,流经装置7,后经排出口3排放,在流经装置7过程中,颗粒状物质将沉降于装置7的排泥管8内,后由排泥管8定时排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等的净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胶南市三合绿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胶南市三合绿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41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环多用节能炉
- 下一篇:秸秆微贮饲料粉碎喷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