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风水膜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00214494.8 | 申请日: | 200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230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发明(设计)人: | 吕培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培田 |
主分类号: | B04C7/00 | 分类号: | B04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旋风水膜除尘器。
粉尘是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物质,如不对其进行净化处理直接排入大气,除对大气环境及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影响外,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目前,应用于各行业的除尘器种类繁多。以湿式除尘器为例,其是在洗涤式除尘器内,借助水或其他液体与含气体做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液体介质与尘粒间在惯性碰撞、截留、扩散及凝集等效应的作用下,尘粒被液体介质所捕获,并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底部,实现除尘目的。由于这种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设备阻力小、造价低,且兼有净化气体的作用,因此在一般工业除尘及气体净化中得以广泛应用。然而,这类除尘器在使用中,由于含尘气体入口是由筒体下部直线切向导入的,因此,当含尘气体的入口速度较高时,进入筒体内的含尘气流未完全形成旋转气流,部分含尘气体即从上部排出,不但增加了设备的阻力,而且还会破坏器壁的水膜,造成尾气严重带水,使除尘效率下降,为避免出口尾气过多地夹带雾滴,只能采取延长旋转气流在筒体内的停留时间来增加气液接触机会,致使除尘器的体积增大。另外,放置在筒体内的喷嘴均为单孔,其形成的水膜为单层,受水压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水膜流速不均匀,影响了除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造价低、体积小、除尘净化率高的旋风水膜除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主要由筒体、含尘气体入口及喷嘴组成,筒体为空心结构,其上部出口为净气出口,下部出口为排污口;喷嘴为多个,均设置在筒体内上部,与进水管连通;含尘气体入口设置在筒体的下部,其入口端是呈倾斜角度切向导入筒体内的。
本实用新型构思独特,结构简单。由于含尘气体入口端是呈倾斜角度导入下部的,从而使进入筒体内的含尘气体在进入的瞬间即贴壁形成旋转气流。另外,设置在筒体内的若干个喷嘴均为孔径不同的双孔(或多孔)结构,由此形成的水膜也为双层(或多层),且水膜的流动方向与筒体内含尘气流的流动方向一致。因而含尘气体中的尘粒在筒体内能充分被水介质所捕获,并一同落入筒体下部,提高了净化率。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嘴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由筒体1,喷嘴2及含尘气体入口3组成。筒体1为空心结构,其上部出口为净气出口4,与风机连接;下部出口为排污口5,与污水处理池连接。为便于安装,筒体1可设计为多节,每节间通过发兰6固定连接。喷嘴2为若干个,其间隔设置在筒体1内的上部,均与供水管8连通。由喷嘴2喷出的水膜呈旋转状态向下流动,其与含尘气体的气流流动方向一致。喷嘴2上的喷孔8可设计为多个,且每个的孔径不同,目的是形成为多层水膜,本实施例为两个(如图2所示),含尘气体入口3设置在筒体1的下部,其入口端是呈倾斜角度切向导入筒体1内的,为便于观察,在含尘气体入口3上设有观察口9。本实施例在工作时,含尘气体经含尘气体入口3进入除尘器的筒体1内,并紧贴内壁形成旋转上升气流,气流中的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筒体内壁,被水膜中的液体介质所捕获,最终落到筒体下部经排污口5流入污水处理池,净化后的气体经净化出口4由风机排向大气。由排污口5排出的污水,经污水处理池净化处理后,可循环再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培田,未经吕培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44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烟机的风屏装置
- 下一篇:轴转向挂车惯性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