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均匀腐蚀检测探头无效
申请号: | 00214699.1 | 申请日: | 200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216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彦良;王佳;马士德;侯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7/04 | 分类号: | G01N17/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洋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清晨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匀 腐蚀 检测 探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金属腐蚀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非均匀腐蚀检测探头。
金属腐蚀包括海洋工程用钢的腐蚀一般分为均匀腐蚀和非均匀腐蚀两种。非均匀腐蚀现象可发生在金属部件的接合部特别是有缝隙的位置上,或是受到局部酸化等情况时而出现。非均匀腐蚀常采用电位法进行检测,所用的检测探头一般包括金属片、电极和引线等。现有的装置虽然都能有效地测出金属的腐蚀情况,但一般不够灵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敏的非均匀腐蚀检测探头,它能弥补现有检测探头的上述不足。
一种非均匀腐蚀检测探头,有一绝缘外壳,该外壳内装有金属片和检测电极,其特征是外壳内装有信号放大电路板,在金属片和检测电极之间装有绝缘吸水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用于检测金属非均匀腐蚀的灵敏度极高。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有一绝缘外壳3,该外壳3内的上部装有金属片5和检测电极4,其特征是金属片5和检测电极4之间装有一极簿的吸水层(图中未画出)。外壳内还装有信号放大电路板2。金属片5和检测电极4分别接有导线1和6。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导线1和6接在电位计或电导仪上,按已知的方法测定金属片5和检测电极4之间的电位或电阻。由被检测钢材制成的金属片5发生非均匀腐蚀出现孔蚀穿透现象时,就有电解质溶液透过吸水层,于是两导线之间的电阻和电位就接近0值,很快就会在测量仪器上显示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4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