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被动吸氧调节器无效
申请号: | 00215870.1 | 申请日: | 200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373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花;宋增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淑花;宋增芬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动 吸氧 调节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高压舱设备,特别是一种被动吸氧调节器。
目前,我国应用的高压氧治疗舱中的吸氧调节器都是采用自动式的,对能够呼吸的病人效果尤佳,对昏迷人,严重休克、婴幼儿不会和不能吸氧及无力吸氧的病人来说,在治疗中,由于吸入的氧气远远达不到治疗量,因此延误了高压氧治疗的最佳时间,得不到早期有效及时的治疗,出现后遗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使无力吸氧病人吸到充足的氧,达到及时治疗,不出现后遗症的被动吸氧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被动吸氧调节器,由上盖(1)、大膜片(2)、不锈钢片(3)、下盖(4)、吸氧口(5)、进氧口(6)、调节压力杆(7)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上盖(1)中心处活动连接一手动压杆(9)、手动压杆(9)下端位于上盖(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一压片(8)、在上盖(1)的外壁上手动压杆(9)活动连接弹簧(11),弹簧(11)上端活动连接定位片(10)、定位片(10)固定在手动压杆(9)上
本实用外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了手动压杆(9)与压片(8)连接的方式,在其他人压动手动压杆(9),能使病人被动吸氧,因而达到解决无力吸氧患者在高压舱内能够吸到足够的氧,达到早期治疗,早日康复的目的,并且不留后遗症。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1、上盖 2、大膜片 3、不锈钢片 4、下盖 5、吸氧口 6、进氧口 7、调节压力杆 8、压片 9、手动压杆 10、定位片 11、弹簧。
实施例:
上盖(1)、大膜片(2)、不锈钢片(3)、下盖(4)、吸氧口(5)、进氧口(6)、(7)调节压力杆形状及结构均采用目前高压舱用的自动调节器,不同之处,在上盖(1)的中心处钻一个6mm的圆孔,并活动连接一5mm×5mm的手压杆(9),手动压杆(9)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在其下端焊接一压片(8),压片(8)为长方形的钢片,在上盖(1)的外壁上,有一弹簧(11)套在手动压杆(9)上,在弹簧(11)上端活动连接定位片(10),定位片(10)固定连接手动压杆(9)。
使用时,由陪舱人员在患者吸气时按压手动压杆,使压片作用于大膜片,足量的氧气进入患者的呼吸道,使患者被动吸氧一次,即按压被动吸氧杆与患者吸气同步进行,每次吸气量达到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淑花;宋增芬,未经李淑花;宋增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5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置悬挂式作物秸秆切碎还田机
- 下一篇:一种机滚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