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灭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16249.0 | 申请日: | 200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075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冰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灭害虫的设施,尤其是涉及在夏季广泛用于家庭居室、宾馆宿舍等有人员居住场所的一种灭蚊装置。
蚊子是四害之一,它在飞行时以及叮咬人体吸吮血液的过程中,既影响人们的睡眠和工作学习,使人烦燥不安,又能致使人们罹患疟疾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消灭蚊子大致有用手掌击拍、电蚊拍电击、蚊香驱赶等方法。上述方法存在着灭蚊效率低下、事倍功半、玷污环境的弊端。尤其是用蚊香包括电蚊香驱赶蚊子时,蚊香中挥发的气味或多或少对人体有所影响,特别是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影响更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能简捷有效地大量诱杀蚊子的一种灭蚊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灭蚊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基板、不干胶、电光源、诱蚊膜,基板的同一表面上涂有不干胶、置有电光源、诱蚊膜。诱蚊膜由氨基酸、油酸、尿素等模拟人体气味调配而成。不干胶的涂覆面积约占基板表面积的三分之二,诱蚊膜通常粘贴在不干胶上并使其处在不干胶的中心部位,电光源主要由干电池的正负两端经开关、导线、灯座接至灯泡的两个电极;或用整流电源向灯泡进行供电,该灯泡能发出诱使蚊子飞向灯泡的、波长为450nm至650nm的光谱。电光源紧固安置在基板的底端未涂不干胶的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进一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基板上开有通孔,基板的表面上覆有一遮盖通孔的薄片,薄片上涂有不干胶、置有诱蚊膜;基板的底端有一折边,折边上置有电光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摒弃了传统的灭蚊方法,既能主动地诱杀蚊子,又能保持居室环境不受玷污,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人体无副作用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基板1上开有通孔2,基板1的表面上覆有一遮盖通孔2的薄片3,薄片3上涂有不干胶4、置有诱蚊膜5,基板1的底端有一折边6,折边6上置有电光源7。
实施例1,参照图1,将本实用新型悬挂在墙壁等固定物体上,或设法将本实用新型倚立在桌面、地面上,并使其涂有不干胶的一面朝向室外即蚊子飞来的方向。为不影响人们在晚间的睡眠,一般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厨房或卫生间内。接通开关使干电池点燃灯泡,灯泡随之发出能诱使蚊子飞向灯泡的光谱。蚊子在飞达灯泡附近的同时,会因诱蚊膜散发的气味的引诱,继续向诱蚊膜及其周边地区飞去。蚊子一旦触及到基板上涂覆的不干胶上,随即被不干胶粘住,直至死亡。待不干胶上的蚊子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可将基板上的不干胶、诱蚊膜连同蚊子一起洗净擦干,然后再在基板上涂覆不干胶和诱蚊膜放回厨房或卫生间,以待下次使用。通常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先在基板上涂覆不干胶,然后将诱蚊膜粘贴在不干胶上。不干胶和诱蚊膜可由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厂商配套供应。
实施例2,参照图2,为使本实用新型在水平面上的安放更加稳固,可在本实用新型基板的底端弯一折边,电光源紧固安置在折边上。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加方便,不论在本实用新型的基板上是否开有通孔的情况下,均可用一面积相当于涂覆在基板上的不干胶面积的薄片粘贴在基板上原涂覆不干胶的部位上。然后在薄片上涂覆不干胶和诱蚊膜,其使用效果等同于实施例1。待涂覆着不干胶和诱蚊膜的薄片上粘有一定数量的蚊子后,即可从基板上揭下薄片,连同薄片上的诱蚊膜和蚊子一起丢弃在垃圾箱内。该薄片通常选用纸片。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厂商可大量的将涂覆着不干胶和粘贴着诱蚊膜的纸片与本实用新型一起配套供应给广大消费者。消费者可自行更换附有不干胶和诱蚊膜的纸片,以待下次诱杀蚊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冰,未经吴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62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