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划线机刀头部件无效
申请号: | 00216435.3 | 申请日: | 200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4067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辉;顾新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益昌薄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仙英 |
地址: | 2004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划线 刀头 部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待检测件表面进行刻划的划线机,特别涉及一种划线机刀头部件。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对试件进行延伸率测量,为此首先对拉伸样板进行划线,然后再对拉断后的试件进行延伸率测定;划线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延伸率测量的准确性,而划线的准确性则取决于划线机的性能,尤其是划线机刀头部件的性能。
目前一般的划线机都采用单刀头对检测件表面进行划线,每次操作仅能划出一条线。进行延伸率测定时,需要用单刀头划线机进行多次操作划出所需的至少两条以上的若干条线,如此作业,在两条线段之间的存在测量或操作误差,在多次操作划线时更存在累计误差,造成等分不均而影响所测定出的延伸率的准确性,且如此进行操作使得划线工作量大,影响工作效率。因此,提供一种高准确性的且操作方便的划线机刀头部件,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刀头、其间距可进行控制和调节、工作误差较小的划线机刀头部件。
为了达到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划线机刀头部件,主要由刀头和刀架组成,所述的刀头为二个或二个以上,刀架上设有用于将该部件固定到划线机上的连接孔及用于安装刀头并且刀头可在其中平移的长形孔,刀头由普通的机械方式安装于长形孔中;所述的长形孔之间的最近距离与最远距离均设计为最常用的划线间距;至少在一个刀头处设置有用于精确调节刀头尖间距的微调装置。
从上述技术方案,我们可以看到:刀头可在长形孔中平移以确定合适刀头尖间距,更可用微调装置使刀头尖的间距准确调节到测量所需的划线间距,既可一次操作划出若干条线,又可避免累计误差。长形孔之间的最近距离与最远距离设计为最常用的划线间距,从而大大减少调节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测量实践中,最常用的是划两条线以确定一个间距,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为一个双刀头的划线机刀头部件。如图所示,该划线机刀头部件主要包括两个刀头1和刀架2:刀架2上设有连接孔3及两个用于安装刀头的长形孔4;两刀头1用螺栓组5安装于长形孔4中;其中一个刀头的一侧设有一微调装置6;整个划线机刀头部件通过刀架2的连接孔3,用螺栓7与划线机相连。
如图2和图3所示,刀头1可在长形孔4中平移,当到达所需的位置时,用螺栓组5上的紧定螺钉固定即可;更可用微调装置6使二刀头尖的间距准确调节到测量所需的划线间距,既可一次操作划出二条线,又可避免累计误差。两个长形孔4之间的最近距离与最远距离设计为最常用的划线间距,即最近距离为50mm,最远距离为80mm,从而大大减少调节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当所需划线间距超出正常范围或需要划单线时,可以取下或拔高一个刀头,则仍作单刀头使用。
所述的划线机刀头部件可广泛地应用在一般的单刀头划线机中,只要选择一个适合原单刀头划线机的刀头安装孔的螺栓7,即可将该部件固定安装到划线机上,使原先的单刀头划线机变成一台双刀头划线机。
图4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2。在该实施例中设有三个刀头1,其中两个刀头上设有调节旋钮6,并有两个连接螺栓7与划线机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益昌薄板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益昌薄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64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