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泡式内胎无效
申请号: | 00216882.0 | 申请日: | 200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240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杨致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致宗 |
主分类号: | B60C5/18 | 分类号: | B60C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莉莎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内胎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轮胎的内胎,特别涉及一体成型立体环形的发泡式内胎。
传统轮胎的组合构造,是一外胎11与一内胎12组成。其中该内胎设置在外胎的内部,且在内胎上需凸设一气嘴13,以供气体灌注,使得内胎鼓胀,促使轮胎具有适当的支撑强度和弹性力。这种结构的轮胎,其内胎厚度极小,且内胎材质较软,未充气时呈扁平状态。因此若内胎的内部无足够气体时,轮胎根本无法使用。所以,使用者必须经常注意轮胎的气压状况,一旦气体不足时,要及时充气,以免在使用中发生意外与困扰。这种结构的轮胎无疑给使用者带来很多的不便。另外,造成轮胎内胎泄气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气体自然泄漏;这主要是由气嘴周边漏出;因气嘴与内胎为不同材质结合,在结合处极易产生自然漏气情况。其二是被外力刺破:若发生在行进中,极易使车子失去平衡而发生危险。不论发生那种情况,都需补胎或换胎,不仅费时、费力,还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内胎结构的缺点,提供一种发泡式内胎,为一体成型制得立体环形的内胎,使内胎具有适当的支撑强度与弹性力,并可避免充气及避免钉刺而漏气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发泡式内胎21,为一体结构,一体成型制得立体环形发泡式内胎,为实心体,内胎表面呈光滑状。该发泡式内胎可由橡胶或具有弹性发泡胶类,经适当模具予以一体成型,成型的内胎具有每平方厘米荷重六十五公斤的荷重能力,以及具有七十至八十的下限硬度,从而使该发泡式内胎具有适当的支撑强度与弹性力。使用时,将内胎21直接设在外胎31内。此时,由于该内胎为环形立体结构,具有相当的硬度与弹性,故不再需充气就可呈现鼓胀状态,与外胎结合可供支撑车体并令轮胎转动。
由于该发泡式内胎为实心结构,可免充气,且具有弹性,所以即使在行进中,轮胎遭钉刺伤及到该内胎,轮胎也不会有泄气的情形,可确保行车的安全;同时也就不必费时、费力的补胎或换胎,大量地节省了使用者的时间。本实用新型免充气并具有避免钉刺而泄气等功效,与传统内胎结构相比,明显改善了传统结构的缺点,并具有更加良好的使用功效。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外胎结合示意图。
附图3是传统轮胎结构示意图。
11外胎、12内胎、13气嘴、21内胎、31外胎。
实施例:发泡式内胎21,为一体结构,一体成型制得立体环形发泡式内胎,为实心体,内胎表面呈光滑状。该发泡式内胎可由橡胶或具有弹性发泡胶类,经适当模具予以一体成型。成型的内胎具有每平方厘米荷重六十五公斤的荷重能力,以及具有七十至八十的下限硬度,从而使该发泡式内胎具有适当的支撑强度与弹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致宗,未经杨致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6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门锁
- 下一篇:烟囱电动挂靴式升模施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