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伸缩式麦克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17650.5 | 申请日: | 200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236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发明(设计)人: | 何起予;张翼;金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集团(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0 | 分类号: | H04R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麦克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伸缩式麦克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将麦克风设在一拉伸管体的一端上,以形成可自由伸缩的麦克风装置,当该拉伸管体被拉伸外露于该壳体之外时,该拉伸管体上所设的两端子,将分别与一电路板上的接触弹片相导接,此时,语音信号将可籍由麦克风经两端子及接触弹片,而输入电路板,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
目前,随着无线通讯设备的越做越小,给使用者的影像是小巧、方便及美观,令人爱不释手。但声音的发送和接收质量,始终是与该无线通讯设备的大小密切相关,于是制造商为了提高声音的发送和接收质量,而设计了有线耳机麦克风。如此,虽然提高了声音的发送和接收质量,但,亦因为这根传输声音的电线,给使用者带来了一些行动上的不便,该电线会因使用者的不注意而经常碰掉,以使得其通讯中断,甚至造成该麦克风的损坏。
然而,无线耳机的出现,将使得前述有线耳机麦克风所造成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不失有线耳机麦克风的优点。
但,由于该无线耳机做得过小,使用者在使用时,不得不将其与耳合贴得很近,且说话声音亦必须很大,否则,接收方会从发送方听到许多杂音,而听不清楚对方的声音,如此,当使用者在使用该无线耳机时,前述的各种状态不仅经常出现,形成很不雅观,同时会对周围人士造成干扰,进而影响他人,故,实有改进的必要。
有鉴于上述已有装置构造的各种缺点,本发明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式麦克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式麦克风装置,是在一中空壳体内设有一印刷电路板,该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一接触弹片,在该接触弹片的同侧设有一中空导管,该中空导管内容纳一中空拉伸管体,该拉伸管体可穿过该接触弹片,而自由伸缩外露于该壳体之外,且该拉伸管体的一端设有一麦克风,该麦克风籍导线沿拉伸管体的中空,与该拉伸管体的另一端所设的两端子相连接;当该拉伸管体被拉伸外露于该壳体之外时,该拉伸管体的两端子,将分别与该电路板上的接触弹片相导接,此时,语音信号将由麦克风经导线、两端子及接触弹片而输入电路板,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如此,籍由该麦克风可自由伸缩式,可改善传统无线耳机必需将其与耳部贴得很近,且说话声音亦必须很大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式麦克风装置,其中该麦克风可设于壳体与该电路板之中,而与该电路板相导接,如此,利用该拉伸管体作为一导气管以传输由语音所引起的空气震动,传至麦克风的周围,再输入电路板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可达同样的效果目的。
为使能对本实用新的之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作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伸缩式麦克风装置,该装置用于无线耳机装置中,其具有一中空壳体10,该中空壳体10由一上壳体11及一下壳体12所嵌设而成。本实施例中,该上壳体11的一端设有一贯穿孔座111,在该孔座111内缘设有螺纹(如图1所示),孔座111的内缘可与一中空螺纹套筒13相互螺合其中。
本实用新型中,该下壳体12内容置有一印刷电路板20,该电路板的一侧20上设有至少一接触弹片21,该接触弹片21邻近于上壳体11的孔座111位置处(如图1及图2所示)。再者,在接触弹片21的同侧设有一中空导管30,该中空导管30的长度恰可容置于该下壳体12与接触弹片21的空间中。又,该中空导管30内可容纳一中空拉伸管体40,该拉伸管体40为一柔性材质所制,籍由其为柔性材质可令该拉伸管体40,自中空导管30内拉伸外露于壳体10之外,而不易折断。
本实用新型中,该拉伸管体40穿过接触弹片21与螺纹套筒13形成一活动组件,而相对于螺纹套筒13自由伸缩,该拉伸体管体40的一端设有一麦克风41(如图1所示),该麦克风41设在一麦克风座体42内,该麦克风座体42顶部具有一导通孔421,以利声音传导至该麦克风41上,且该麦克风41连接两根导线411,这些导线411沿拉伸管体40的中空,与该拉伸管体40的另一端所设的两端子412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集团(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集团(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76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