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声脉冲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17765.X | 申请日: | 200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262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04 |
发明(设计)人: | 殷庆端;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37/28 | 分类号: | H01J3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振苏 |
地址: | 2000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声 脉冲 信号 采集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声脉冲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更确切地说,这种电声脉冲采集和处理装置不仅用于扫描电声显微镜,而且可应用于光声成象、激光超声探测以及其他显微成象设备中。属于材料评价与表征新技术领域。
扫描电声显微镜(SEAM)是把现代电子光学技术、电声技术、压电传感技术、弱信号检测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仪器,具有微区性能研究、内部缺陷检测和微结构分析的多种功能。在材料科学和功能器件的研究和制造方面已显示其独特的作用。而电声脉冲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是提取电声信号的关键装置,也是整个电声显微镜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
众所周知,来自电声信号探测器的原始电声信号,是在电声成象过程中把声能转变为电能,这种原始的电声信号包含有试样微结构、微区性能和缺陷信息,但是它是一种非常微弱的脉冲信号,采集到这种微弱脉冲电声信号,不但可以研究材料的亚表面结构,还可以研究试样在温度场、电场改变时的动态行为,这无论从基础研究和实用角度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然而,这种微弱的脉冲电声信号的采集,不仅需要装置有高灵敏度、低噪声、高增益、频率跟踪性高,而且还要能承受大的信号动态范围以满足电声信号的采集特性。设计和制造达到这些要求的电声脉冲信号采集装置,已成为扫描电声显微镜能否达到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通过国际联机检索,查阅了1981-1999年的有关专利和文献,未见有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声脉冲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的类似报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声脉冲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它不仅适用于扫描电声显微镜,成为它的核心部件之一,而且可应用于光声成像、激光超声探测以及其他显微成象设备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声脉冲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主要是由电子束扫描驱动系统、信号切换系统、脉冲信号提取系统、增益自适应调整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以及相应计算机控制软件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
(1)电子束扫描驱动系统,主要用于控制电子束在试样上的扫描,它由两路增益被固定的数/横转换电路组成,其原理结构如图2所示;
(2)信息切换系统,用于二次电子信号、电声信号同相分量、电声信号正交分量、电声信号幅度分量和电声信号的相位分量之间的切换,其原理结构如图3所示;
(3)脉冲电声信号采集系统,因为脉冲电声信号是被频闪频率所调制的微弱信号,所以必须经过锁定放大处理,才能获得真正的电声信号,本系统完成脉冲信号的前置放大和锁定放大处理;
(4)增益自适应调整系统,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两个技术要点:1)高分辨率的程控放大电路;2)幅度敏感反馈控制计算机软件,这部分结构既可避免在计算机信号采集时大输入信号时的溢出,又可将小输入信号时的量化噪声降至最小,这在本装置脉冲信号采集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其原理结构如图4所示;
(5)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完成电声信号的数字化转换,并由计算机采集做进一步的电声图像处理,其原理结构图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声脉冲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实际使用效果很好,配合可变电场和温场的多功能电声信号探测器,已取得许多新颖的试验结果,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进步作进一步的阐述。
图1是电声脉冲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的总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子束扫描系统11的具体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信号切换系统5的具体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增益自适应调整系统8的具体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频闪系统;2.方波发生器;3.被测试样;4.脉冲信号提取系统;5.信号切换系统;6.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7.放大率调整器;8.增益自适应调整系统;9.镜筒;10.双屏显示器;11.电子束扫描系统;12.放大器;13.显示器驱动电路;14.计算机总线。
112.地址;113.输入数据;114.输入输出口地址详编器;115.数据缓冲器;116.X路锁存器;117.Y路锁存器;118.参考电流;119.12位数模转换电路;1110.X通道;1111.Y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77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幼童学步裤
- 下一篇:电力设备中导线顶丝固紧的防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