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断续电流药物离子导入仪的改进电路无效
申请号: | 00218007.3 | 申请日: | 200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497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孙汉钧;王忆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32 | 分类号: | A61N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医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跃虹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断续 电流 药物 离子 导入 改进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治疗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续电流药物离子导入仪的改进电路。
过去,医院、家庭中应用较广的离子导入仪基本上为直流电离子导入仪,其通过变压器将市电电压降低,经过整流、滤波处理变为平稳的电流输出,输出电压一般为100伏以下,输出电流为0-50毫安。但是,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使用直流电离子导入方式时加电治疗时间过长,容易在体内的组织中产生与外加电压相反的极化电动势,其会抵消外加电压,阻碍药物离子导入深层组织,因而降低了疗效。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为脉动式(低频、中频)离子导入仪,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直流电离子导入仪的缺点,目前对脉动式离子导入仪的设计,大多采用电子振荡式电路形式,例如中国专利97106277.3公开了一种电子振荡式离子导入仪,其采用单向方波调制中频的方法,产生单向中频脉冲电压、电流,它的药物离子导入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其输出功率小,主要表现为输出脉冲宽度窄、输出阻抗高、输出电流易受电极板与人体间接触电阻变化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药物导入的效率,严重时将导致药物离子导入的失败。另外,对目前市售小型便携式离子导入仪而言,为追求简化设计、降低成本的目的,通常对输出电流值的监视无定量指示装置,而全部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而定,输出电流大小的调节随意性较大,当调节不当时,还可能造成因电流过量而电击病人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现有药物离子导入仪电路的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便,药物导入效率高,并能监视输出电流大小的新型药物离子导入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断续电流药物离子导入仪,其主要由整流滤波电路、恒流电路、间歇开关电路、电平指示电路、输出电极组成。其中,间歇开关电路采用时基集成电路构成振荡器来驱动小型电磁继电器,通过控制接点的通断以实现直流电-断续电流(通常称为交流电流)的转换;还有,本实用新型应用三个发光二极管构成三级电平指示器,监视弱、中、强三种电流强度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断续电流药物离子导入仪通过对振荡电路的改进,使得输出阻抗减小、输出电流增大,大大提高了药物离子的导入效率,并且它还能监视电流强度的变化,使用更加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药物离子导入仪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图1中间歇开关电路的线路图
图3为图1中电平指示电路的线路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断续电流药物离子导入仪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整流滤波电路1、恒流电路2、间歇开关电路3、电平指示电路4、输出电极5组成。
其中,整流滤波电路1由电源变压器B、桥式镇流器D0、降压电阻R0、滤波电容C0组成,经过变压器降压后的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处理后变换成平稳的直流电压;恒流电路2根据三极管T1(型号TIP-50)的Ic-Vvc输出特性设计而成,通过调节电位器W1的大小,可改变基极电流的大小,从而输出所需的输出电流Ic。
间歇开关电路3由时基集成电路T2、小型电磁继电器J以及阻容元件组成,通过时基集成电路与阻容元件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以控制继电器J接点K的断通,将直流电流变成断续性电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断续电流药物离子导入仪中间歇开关电路3的线路图如图2所示,它以时基集成电路T2(型号555)、小型电磁继电器J、阻容元件R1、R2、C1等组成多谐振荡器,时基集成电路T2的输出端(3)脚的输出脉冲电压控制继电器J的一对接点K吸合与断开,从而控制电流的断通,实现直流电流变换为交流断续性电流。
多谐振荡器的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振荡频率f=1.44/(R1+2R2)*1/C1
占空系数D=R2/(R1+2R2)
由以上公式可知,该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输出脉冲宽度、间歇时间由R1、R2、C1的值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80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