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联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18224.6 | 申请日: | 200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379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定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定国 |
主分类号: | F16L29/00 | 分类号: | F16L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管联结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在两端进出水端之间,形成一区隔的外接管道的管联结装置,使得以简化此种联管配件。
请参图1所示,是为一般常见的管联结装置,由该图所示可知,一般常见的管联结装置主要是由一管体1于其一端具设有一管接头2,得以连结一水源的进水端3,另端则固结于一出水端4(可为一水龙头),另于管体1一端适当位置上视需要可设有一透孔5,使水源可由进水端3流入时经由上述的该透孔5通过管路注预见,送至于其他处理设施,诸如置设有过滤装置处进行过滤处理等。
但由上所述可知,一般常见的管联结装置都无法将上述外接处理(过滤过程)所产生的水,重新回接至同一联结装置排放,因此需另接一额外管联接器使用,于是遇有先行处理用水的场合,则需具备两只以上的管联结装置,才可达到预期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管联装置,其主要是由一管体于其二端分别具设有进水端及出水端,且于管体内适当位置上设有一间壁,使管内区隔成两区段,并于对应管体二区段侧上分别于进水端具设有和第一透孔及出水端具设第二透孔,使水源可经由该进水端流入,再经由上述第一透孔流至外接处理装置(如过滤装置)进行处理,再将处理过所产生的水,回接至第二透孔处,使由出水端流出以供利用,使可在同一接管位置达成原本需两接管单元才可达成的接管作业。
为避免出水端的出水量,因压强而减少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可在上述间壁上开设贯通二区段的通道,并在该通道具设进水端往出水端方向流通的逆止阀门,使进水端的水可直接进入出水端,此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为避免因水回接管端的水压较低而令水回流,因此在上述第二透孔处也可装设有一回接管往出水端方向流通的逆止阀,即可解决上述的困扰,此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请参照各图式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图1是常见的的管联结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应用例平面示意图;
请参图2、图3所示,由各图示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管体10于其二端分别具设有一水源的进水端102及一出水端103,且管体10两端之间设有一间壁104,使其区隔为两管段,并于分别对应两管段的侧壁上具设有第一透孔105及第二透孔106,于是在第一透孔105与第二透孔106之间,可外接适当的水处理装置,让水使用前具有充分的处理;又,上述的间壁104上开设有一贯穿进水端102及出水端103之间的通道107,且于该通道107上装设有一进水端往出水端单向流通的第一逆止阀门70;且第二透孔106上也装设有一由外往内单向流通的第二逆止阀门80。
请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利用一逆渗透处理系统为例,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色,由该图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可运用于逆渗透水处理装置上,使管联结装置的管体10进水端102联接水源,出水端联接于一水龙头20,令液体由管体10的进水端102流入时,经由上述的第一透孔105处流出,并通过一外接管路组30将水源送至一过滤装置40处进行过滤处理,再利用薄膜装置50施以逆渗透处理,再将经处理后的纯水被送至储水桶60备用,以供饮用或使用,而上述逆渗透薄膜装置50过滤时所产生的废水,可经由管路组30回接至上述的第二透孔106,再由出水端流出,如此不仅可节制废水的排放量,所提供的再利用更足以达到环保节约水源的目的,而且对于此一目的的达成,本实用新型仅以单一管联结装置即可达成,加工作业更为简易且节省成本。
而,上述的第一逆止阀门70,具有提供进水端102的水源直接提供出水端103的功能;第二逆止阀门80则以此避免因回道管路组30内的水压下降而令水逆流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此种管联结装置确实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能改进常见技术在需先行处理用水的场合需两只管联结装置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定国,未经郑定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82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管式高分子材料裂解炉
- 下一篇:激光功率检测自动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