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手套无效
申请号: | 00218316.1 | 申请日: | 200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371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茂盛 |
主分类号: | A41D19/00 | 分类号: | A41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结构 手套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结构的手套,特别指一种将接近套指端部区段向内缩小至适当直径的手套,使该手套在穿戴时能与手指紧密箍套,具有舒适的服贴性,由此避免产生传统结构手套穿套时,手套与手指形成松驰及造成抓取不确定感受的缺点。
自工业革命至今,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现今一些从事各行业的人们,其由于工作的需要事安全因素的考虑,必须穿戴上由塑胶或橡胶等材质制成的手套,来保护制品或人们的手不受损害或伤害,然而一般传统以塑胶、乳胶或橡胶等材质制成的手套,(如图1、图2所示),其结构通常仅是同一规格并无多大分别,且仅提供隔绝制品与人手的直接接触,或保护手部不因长时间接触一些有害的物品或液体而受伤等功效,由于该传统结构的手套的手指套指部3设为同一直径,且为了人们穿套的方便,该手指套指部3的直径都设成较大于人们手指4的直径,致使人们穿戴套时手指处会产生松驰感,且抓取物品进会有抓取不明确的感受,尤其是在电子工业生产的作业时更为严重,现今电子工业已完全自动机械化,但尚有一些仍需人工作业,由于电子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其产品则日益需求体积的轻薄短小,因此其制品的零组件体积微小,若穿套传统手套的结构传统作业,则常会因手套的手指套指部与手指之间无法紧密箍套而产生空隙31,造成使用这种传统手套的人们在拿取电子组时产生抓取不明确感受,导致作业步骤无法顺利进行。
前已有人将传统的结构手套的结构稍作改进,如图3所示其手套结构的两相连手指套指部3间的基部向内凹设形成一凹陷部20,欲以改善上述传统结构手套的缺点,但由于该改进后的具有凹陷部的手套,其手指套指端部附近的型式仍与传统的手套无异,并未能有效改善传统结构手套的前述缺点,反而由于该具凹陷部的手套结构,使人们在穿戴时,该凹陷部会造成紧密箍套穿戴人的手指基部,形成似橡皮筋或类似的松紧元件紧密圈套手指的效果,从而产生该手指血液的不流通现象,导致无法有效改善传统手套的已有缺点,而另外衍生出更多的缺点,为此,仍有改进的必要。
鉴于常见的手套结构尚有上述的缺点,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改进,终于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手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手套套指部的基部至适当长度位置设成较大的内径,再由上述大内径止设位置至套指部尾端间设成缩小的内径,形成一具手指尾端区段可与手指尖端区段紧密穿套的手套结构,当使用者穿套时,可依靠该具有缩小内径的套指端部紧密箍套于手指尾端区段上,致使增进该区段套指部与手指间之服贴性,进而提高拿取物件时的明确触感度。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参照下列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图1是常见的传统结构手套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常见的传统结构手套的使用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常见的另一形式的手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的实施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结合图4、图5所示,由图示可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手套1自手指基部11至手指中段12附近的区段延设成较大内径的套指部,再自该大内径套指部的止设位置,以较小内径的套指部延设至套指部尾端,也可设成渐缩区段,以形成一较小内径套指区段13,以上所述即可形成一手套结构;当使用者穿戴用该结构的手套时,可令使用者的手指尾端区段都受较小内径套指区段13适度箍套,如此,由于套指部是完全贴合于手指尾端区段,以致具有良好的服贴性,避免产生套戴松驰的不良现象,手指尾端的对外物触感受易较敏锐,且由于箍套状态可依手指尾端渐缩曲线贴套,不致因有中途箍套过紧而产生手指血液不通畅的现象,且该套指部的根部具有较大的直径,使用的穿戴也较为容易可行。
以上所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此种改进结构的手套,使用时确实具有良好的服贴性及触感,从而使用者有明确的抓取感受,可避免产生传统手套的手指端与手指间彼此无法服贴密合套戴,而有松驰、抓取物体不确实感受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茂盛,未经李茂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83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