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打式安全打火机无效
申请号: | 00218788.4 | 申请日: | 200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345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权 |
主分类号: | F23Q2/16 | 分类号: | F23Q2/16;F23Q2/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打式 安全 打火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电火花电热的点火器,具体为一种具有点火锁紧装置的斜打式打火机。
现有的打火机,尤其是斜打式打火机已经发展到使用非常方便的程度,只须轻轻按压即可点着,但目前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研究点火便捷和外形美观上,却忽略了安全问题。正因为现代的打火机使用太简单方便,因而不可避免存在着不安全隐患,尤其是无法控制学龄前儿童在玩弄打火机时可能造成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斜打式打火机存在的不够安全的弊端,提供一种具有点火锁紧装置的斜打式打火机,既不影响这类打火机美观的外形,又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打式安全打火机,包括头盖,中架,机身,以及设于其内的电子点火机构和燃料气体容室,所述中架的上顶,一侧为具弧形侧边的宽槽框架,另一相对侧为具有出火口的顶板,所述头盖通过其下面的连杆插置于中架的宽槽中,而可斜向移动地设置于中架上,其特点是,头盖与中架上还包括一点火锁紧装置,其包括:一滑槽,开设于所述头盖对应中架顶板处,其设置方向与所述中架宽槽呈垂直;
一T形开锁件,其由滑板、中柱和定位片组成,中柱穿置于所述头盖的滑槽中,滑板和定位片则分置于头盖的上、下面,而使开锁件可滑动地嵌设于头盖上;
一弹性锁片,水平方向固设于所述头盖滑槽的相对侧端上;
一卡固件,水平方向固设于中架顶板的侧端,与所述弹性锁片平行相对而置,其端部为一卡固钩,其与所述锁钩相配合卡扣。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斜打式打火机的打火部位盖头与中架内设置锁紧装置,利用插置于头盖滑槽中的T形开锁件推拨固设于头盖的一端的弹性锁片,操纵锁片与设于中架上的卡固件的相互位置呈卡抵或脱离状态,而决定盖头是否可侧压斜打点火。由于打火机在非使用状态下锁钩与卡固件是相互卡抵,在打火动作前须附加一横向推拨开锁件的动作,故可提高打火机的安全性,而使用时因是一气呵成的连贯动作,因而并不会影响使用上的方便快捷。
以下根据附图及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T形开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头盖部分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头盖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角度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卡固件与弹性锁片相卡扣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一种斜打式安全打火机,包括头盖1、中架2及机身3,及其内设置的电子点火机构。中架2的上顶一侧为具弧形侧边的宽槽框架21,另一相对侧为具有出火口22的顶板23;头盖1通过其下面的连杆12插置于中架的宽槽21中,而可斜向移动地轴接于中架内。在头盖1与中架2上还设置有一点火锁紧装置,其设计如下:在头盖1对应中架2的顶板23处,开设一滑槽11,滑槽的设置方向与中架宽槽21呈垂直;
在滑槽11中插设一T形开锁件4,T形开锁件包括一滑板41,该滑板向下延伸出一中柱42,在中柱上还与滑板41平行设置一定位片43。将T形开锁件4的中柱42穿置于头盖1的滑槽11中,使滑板41和定位片43分置于头盖1的上、下面,而使开锁件4恰可滑动地嵌设于头盖上。
在头盖1的与滑槽11相对的一侧端上,水平方向固设一弹性锁片5,其开放端为一锁钩51。在中架2的顶板23的侧端,水平方向固设一卡固件6,其端部为一卡固钩61。卡固件6是与弹性锁片5上下、相对平行而置,卡固件6的卡固钩61与弹性锁片5的锁钩51钩端的朝向相反,呈配合卡扣。
也可使中柱42的下端延长至抵接卡固件6的端部卡固钩61,同样起到弹性锁片锁钩51的卡固作用。
滑板41上面设有间隔凹槽44,是为了使用上更具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在非使用状态时,点火锁紧装置是处于卡祗锁紧状,在使用打火机点火前须先打开点火锁紧装置,即松开相卡祗的卡钩。先用右手拇指按压于头盖1上面的T形开锁件4的滑板41上,将滑板41推向头盖1外侧,带动中柱42外移,推动头盖1上水平方向的弹性锁片5,使其端部的锁钩51脱离固设于中架2顶部一侧卡固件6的卡固钩61;然后,向斜下方按压电子点火装置,即完成点火过程。最后,松开拇指使头盖1恢复原位,弹性锁片5又自然卡祗锁紧。上述动作在使用时是一气呵成的连贯动作,因而并不会影响使用上的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权,未经张国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87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