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空调涡旋式制冷压缩机涡旋盘的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19455.4 | 申请日: | 200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079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游少铮;谭清豹;马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少铮;谭清豹;马朝阳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F25B3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南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奚幼坚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空调 涡旋式 制冷 压缩机 涡旋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对涡旋式制冷压缩机涡旋盘的端面密封结构的一种新的设计,是本申请人继97236701.1、99228173.3、99227034.0、99114006.0后,在同一产品上的又一后续申请。
由于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固定的静涡盘与一个涡旋型线与静涡盘相同的活动的动涡盘啮合,由于动涡盘的回旋运动,使得两盘之间的空腔从外周逐渐向中心减小而达到压缩排气的目的。一对涡旋付每旋转一圈,完成吸气、压缩、排气一次。动涡盘与静涡盘之间形成至少二对腔,外腔与吸气口相通,进行吸气过程,内腔与排气口相通,形成排气过程;两盘之间的两个封闭腔,一个完成了吸气过程,开始压缩过程;另一个完成了压缩过程,只要再旋转一点,即开始排气过程。吸气、压缩、排气三个过程同时在四个腔内连续不断地进行。它比传统的活塞式、转子式等压缩机具有效率高、振动小、噪声低等明显的优点,是空调压缩机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涡旋式压缩机动、静涡旋之间特有的啮合压缩结构,在实际应用中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经过改进可进一步提高涡旋式压缩机的优越性。
99228173.3是通过改变涡旋叶圈蛇头部位的形状以及对旋叶和底盘表面涂层的技术方案,改善压缩机工作条件,从而达到提高工作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效率的效果。99227034.0和99114006.0是采用涡旋盘的底盘平面中心与涡旋型线基圆圆心不重合的结构,提高了涡旋盘的动平衡性能,进而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可靠性。
本申请则是针对由于动涡盘的回旋运动,使得动、静涡盘之间的空腔从外周逐步向中心减小而达到压缩排气。因此,压力也从涡旋外周逐步向中心升高,如果两涡旋盘端面没有密封或密封不好,压力就会从高压腔向低压腔泄漏,从而降低了容积效率,严重的甚至不能保证正常工作。
本申请的目的,就是为克服上述缺陷,在涡旋盘顶部端面设置密封槽,密封槽内放置有密封条,并在涡旋盘底面放置耐磨垫片,以减少和消除压力泄漏,从而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动、静涡旋盘的旋叶顶部端面上设有于端面以内、与涡旋型线一致的密封槽,在密封槽内放置有与密封槽形状一致的密封条。密封槽与密封条均为矩形截面,但密封条的厚度小于槽深度,宽度之间有间隙。密封槽的长度不小于整个涡旋型线长度的60%,密封槽的首端起点,应在涡旋型线内侧蛇头部位渐开线起点以后。在密封槽首、尾两端,至少在首端设有向蛇头部位延伸、但不突破叶型线边缘的过渡槽,过渡槽浅于密封槽深度。密封槽加过渡槽的总长不小于整个涡旋型线长度的80%。在动、静涡旋盘的涡旋底面上(即与涡旋叶片顶部端面的摩擦面)还设有耐磨垫片。
附图及实施例:
图1、2为静涡盘的端面密封结构;
图3、4为动涡盘的端面密封结构;
图5、6分别为静、动涡盘底盘面上的耐磨垫片;
图7为密封条形状。
参看图1-4,静、动涡旋盘的涡旋叶片1顶部端面上设有与旋叶型线一致的密封槽5,在密封槽5的首端向蛇头延伸设有浅于密封槽深度的过渡槽2,其深度不得大于密封槽深度的1/2。过渡槽的作用是密封气体通道。在密封槽的尾端可设过渡槽也可不设。图1的静涡盘中的密封槽尾端设置了延伸的过渡槽2,图3的动涡盘中的密封槽尾端没有延伸的过渡槽。将如图7所示的密封条置于动、静盘端面的密封槽内,由于密封条宽度及厚度均小于密封槽的宽度及深度,故密封条能在槽内浮动,在压缩机工作时,由于高低压腔之间的压差,使得高压气经蛇头过渡槽顺利进入密封槽内使密封条在密封槽内浮动并升起与涡旋盘底面3接触起密封作用。低压排气经槽尾端过渡槽排出(不设过渡槽排气较差)。若在静、动盘的底面3上分别放置如图5、6所示的耐磨的钢制垫片,则密封条则在垫片上运动摩擦,密封及耐磨效果更好。密封条可用聚四氟乙烯高聚合物材料制成,其耐高温、耐磨,自润滑性能好,且摩擦系数低。经实验,耐磨垫片厚度小于1mm为宜。图1中的孔4为动、静涡盘啮合工作后的压缩排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少铮;谭清豹;马朝阳,未经游少铮;谭清豹;马朝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94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