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陷网捕鱼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20646.3 | 申请日: | 200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255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04 |
发明(设计)人: | 董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吉云 |
主分类号: | A01K69/04 | 分类号: | A01K6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3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网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鱼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效陷网捕鱼装置。
目前,人们在江、河、湖、水库等大面积水域捕鱼时,一般都是使用传统的拖网、拉网、撒网等捕鱼网具,或采用拦河网具,由于上述水域的底部自然情况复杂,沟、坑、乱石多,鱼类非常喜欢生活在此类复杂的地形中,利用传统的网具很难捕捉到上述水域的鱼儿,采用拦河网时,在水域中轰赶鱼类,使鱼儿游向拦河网,由于拦河网是一字排开的网形,鱼儿一般喜欢沿障碍物边缘游走,所以,没有进入网中的鱼便沿着拦河网的横向方向游走,游出拦河网的捕鱼范围而漏捕,漏捕的鱼受到惊吓后,影响了鱼类的正常生长,造成鱼产量降低,使用上述网具很难捕净水域中的鱼,且采用传统网具捕鱼时,劳动强度大,需几十人才能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影响鱼类正常生长、捕鱼时劳动强度低的高效陷网捕鱼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捕鱼装置有一网圈,网圈一条边有一缺口,有一网墙从网圈缺口插入至网圈内,在网圈上连接有集鱼袋。
网圈由一半为方形,另一半为梯形构成,缺口位于方形的一条边上,在缺口上向网圈内连接有内导网衣,网墙位于二个内导网衣之间并与内导网衣相互平行,网圈和网墙的上端连接有浮子,下端连接有坠子,中间部位连接有支柱。
集鱼袋有一网袋,网袋内连接有倒须,倒须为三层,集鱼袋连接在方形的直角上和梯形顶边的角上,在集鱼袋的尾部连接有支柱。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当鱼在游走中碰到网墙时,顺着网墙游入至网圈内,进入网圈内由于内导网衣的作用,使鱼很难再从缺口即进鱼口游出来,鱼在网圈内游走的过程中,进入至集鱼袋时,鱼儿即在不知不觉中被捉住,捕鱼时劳动强度低,达到了不影响鱼类正常生长,捕鱼时劳动强度低的目的。该捕鱼装置结构简单,鱼儿在不知不觉中被捕获,不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捕鱼时劳动强度低。
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高效陷网捕鱼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实施例:该捕鱼装置有一网圈1,网圈1一条边有一缺口,有一网墙7从网圈1缺口插入至网圈1内,在网圈1上连接有集鱼袋3,集鱼袋3有一网袋8,网袋8内连接有倒须9,倒须9为三层,网圈1由一半为方形,另一半为梯形构成,缺口位于方形的一条边上,在缺口上向网圈1内连接有内导网衣4,网墙7位于二个内导网衣4之间并与内导网衣4相互平行,网圈1和网墙7的上端连接有浮子6,下端连接有坠子5,中间部位连接有支柱2。集鱼袋3连接在方形的直角上和梯形顶边的角上,在集鱼袋3的尾部连接有支柱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吉云,未经董吉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0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油污水回收装置
- 下一篇:电源延长线多对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