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浓度定标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1392.3 | 申请日: | 200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453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郑朝晖;张玉钧;周斌;刘文清;蒋舸扬;王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27 | 分类号: | G01N21/27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浓度 定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浓度定标器。
在工农业生产、科研和环保工作中,常需对各种气体的浓度进行测量和定标。目前,广泛使用的定标器主要由发射固定光谱的光源和与其配套使用的探测器,以及内装待测气体的长度固定的吸收池所构成。这种定标器对于测量吸收池中不同种类的气体的含量还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它在定标吸收池中待测气体的浓度时,仅能通过改变池中气体的浓度来实现,并由此产生诸多不足,首先,每定标一次,均需对吸收池先用零气清洗干净,再灌装进事先根据定标值调配好浓度的待定标气体;其次,对同一气体不同浓度的定标,因需配气多次,且每次配气不可避免地存在浓度误差,故其累积误差必然大;再次,若需对有害气体定标,则因须进行前述过程,故极易危害人身健康和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装有同一气体浓度的吸收池来定标出不同浓度值的气体浓度定标器。
这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同光轴上依次设置的光源、吸收池和探测器所组成,特别是吸收池为两只以上,且置于连接光源和探测器的导槽中,所述的导槽与光轴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吸收池为三只,其长度比为1∶2∶5。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装有待定标的同一气体浓度吸收池为2只以上,且放置于与光轴平行设置的导槽中定位,故根据比尔定理:A=logI0/I=εcL,其中,A为吸光度,I0为入射光强,I为透射光强,L为吸收池长度,C为待定气体浓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可知,改变吸收池的个数,也即改变了吸收池的长度,即可得到不同浓度的定标结果,从而省略了多次配气的繁琐、复杂过程,避免了有害气体对人的伤害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又由于吸收池的长度人工可控,且易做得很精确,所以可从根本上消除累积误差,相应地提高了定标的精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本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导槽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光源1和探测器3,该导槽4中置有三只吸收池2。这三只吸收池2的长度分别为10厘米、20厘米和50厘米,并且,它们均由圆柱形不锈钢池体22的两端为石英玻璃窗口21,池体22上置有串接气密阀门24的进气口23和出气口25所构成。
使用时,若只将10厘米长度的吸收池2放入导槽4中,就可获得吸收池2中待测气体浓度的值,以作为定标值。若需获不同的定标值,只需分别将10、20或50厘米的吸收池2进行不同的组合配对后放入导槽4中,即可分别获得浓度比为10、20、30、50、60、70、80的定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1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煤
- 下一篇:妇女一次性清洁保健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