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微量麻醉持续注入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1582.9 | 申请日: | 200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437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2 |
发明(设计)人: | 吕中华;黄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康立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A61M5/16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微量 麻醉 持续 注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持续注入器。适用于手术中麻醉、手术后病人和癌症病人的疼痛治疗及需要持续注入微量药物的场合。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目前,常用于持续注入微量药物的方法一般靠针筒手工注射。手工注射药液注量不均匀,不易控制病人麻醉时间,不能持续不断控制病人的疼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持续不断地注射药液的微量麻醉持续注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次性微量麻醉持续注入器,包括筒体、筒盖、压力泵、导管和控制阀,压力泵连接筒盖并置于筒体内,压力泵包括硅胶管、推杆、加药口、出药口、导液管和固定套,导液管下端与推杆上端相连,上端接加药口和出药口,硅胶管上端套装在导液管上,下端套装在推杆下端,并用固定套固定,出药口与导管相连,导管与控制阀相连。
药液从加药口注入,硅胶管膨胀,推杆伸长,使药液充满腔体,由于硅胶管的弹性压缩力,将药液往外挤,经导管流入人体。
与现有手工针筒注射相比,采用本注入器具有如下优点:
1、不需要电源,仅依靠压力泵中硅胶管的弹性压缩力,以大致一
定的速度持续不断地注射药液,流量均匀可调,容易控制病人麻
醉时间,能持续不断控制病人的疼痛。
2、结构简单、轻便,可携带,工作过程中没有响声,适用性广,
特别适用于手术中麻醉、手术后病人和癌症病人的疼痛治疗及
需要持续注入微量药物的场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液后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筒体1、筒盖2、压力泵3、导管4和控制阀5组成。压力泵3连接筒盖2并置于筒体1内。压力泵3包括硅胶管3-1、推杆3-2、加药口3-3、出药口3-4、导液管3-5和固定套3-6。导液管3-5下端与推杆3-2上端相连,上端接加药口3-3和出药口3-4,硅胶管3-1上端套装在导液管3-5上,下端套装在推杆3-2下端,并用固定套3-6固定。加药口3-3置一单向阀3-7,出药口3-4置一过滤膜3-8和流量控制器3-9,并与导管4相连,导管4与控制阀5相连。
使用原理
当药液从进药口充入后,硅胶管膨胀,推杆伸长使药液充满腔体(图2),由于硅胶管的弹性压缩力,将药液往外挤,经流量控制器和导管以一定的流速进入人体。
使用方法
1、从灭菌麻醉包中取出微量注入器接上控制阀,确认各连接部之间无松动。
2、关闭控制阀门(使阀门的OFF位置置于导管侧)。
3、打开药液注入口(IN侧设防逆流装置)。
4、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请勿使用注射针头),请勿让药液注入口上方及调配过的药液中混入空气,如有气泡请将注射器轻压注入口IN侧将气泡抽出。
5、注射完毕,确认无药液漏出,盖上药液注入口(IN侧)的防护盖。
6、打开控制阀的防护盖,同翼状针或硬脊膜外腔导管的连接部连接,再次确认无药液流出后打开阀门,确认药液可流出后开始注入人体。
用途
1、向静脉、皮下及硬脊膜外腔长时间持续微量注入药液。
2、精度。药液从注入初期到结束始终保持恒定的注入速度,流量精度高,不受外界电子干扰。
3、连续使用,根据药液类型、填充量,最长时间可使用八天。
4、安全性,因为采用前置过滤膜,导管不会堵塞。
5、注入,采用药液进药口与出药口分开,易于药液添加,也可以控制阀瞬时注入药液。
功能
流量控制是由导管自身实现的,稳定精确,导管采用特殊的内腔结构,不怕挤压,打结。
主要技术性能
1、最大工作容积:150ML(此时充160ml,然后抽出5ml以排除空气)
2、平均流量误差:公称流量的±20%以内(在空载情况下以20度
蒸馏水标定)随着药液粘度或负载的改变,流量将有所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康立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康立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15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