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螺杆泵无效
申请号: | 00221677.9 | 申请日: | 200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463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钧山;朱绳武;洪石笙;浦雪琴;陈成光;林明;杨永生;陈友根;朱军;寿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D3/02 | 分类号: | F04D3/02;F04D7/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常前发 |
地址: | 243004***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螺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浓度输送螺杆泵。这种螺杆泵用于砂浆、矿浆、腐蚀性介质等高浓度或带有颗粒状物料的输送。
螺杆泵是一种回转容积式自吸泵,主要工作部件由偏心螺杆和定子组成。这种泵对高粘度流体输送和含有固体颗粒介质的输送,有一般泵不能取代的特点。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3月出版的《机械工程手册》第77篇P67~P80介绍了这种螺杆泵。目前,螺杆泵已广泛用于食品、造纸、电力、化工、石油、冶金、建筑等领域。但在使用中发现螺杆泵的核心部件螺杆在螺杆泵运转过程中容易磨损,特别在高浓度砂浆、矿浆、腐蚀性介质或带有颗粒状物料的输送时,更易造成螺杆磨损,从而影响螺杆泵的效率和成本。目前,螺杆泵在输送一般介质时采用碳素钢、不锈钢或镀铬螺杆。对于高浓度砂浆、矿浆、腐蚀性介质或带有颗粒状介质输送时曾先后采用碳氮共渗、镍硬铸铁、高铬铸铁、镍基喷焊等材料和加工工艺制成各种螺杆试验。这些方法根据介质不同有一定的耐磨、抗腐蚀效果,但效果都不够理想,且加工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质量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陶瓷螺杆泵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耐磨损、抗腐蚀,制造工艺简单、质量稳定、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陶瓷螺杆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陶瓷螺杆泵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陶瓷螺杆泵由料仓、设于料仓内的螺旋给料装置、陶瓷螺杆、与陶瓷螺杆相匹配的定子及泵体组成,陶瓷螺杆与螺旋式给料装置的旋转轴相连接。陶瓷螺杆为复合结构,中央为钢芯轴,钢芯轴的外面包裹螺旋面陶瓷螺杆复合套,陶瓷螺杆的每个螺距即为一个陶瓷螺杆套。
上述钢芯轴的横载面形状可采用圆弧与直线相间而成的面,这样可防止钢芯轴与陶瓷螺杆套的相对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陶瓷螺杆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有以下优点:
1、采用复合结构陶瓷螺杆,螺杆的外层为工程陶瓷,使螺杆泵耐磨性能有很大提高,有利于螺杆泵在高浓度砂浆、矿浆介质或带有颗粒状介质中的应用。延长螺杆泵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2、采用复合陶瓷螺杆,成型后的陶瓷螺杆不需进行机加工,使螺杆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质量、结构尺寸易控制。
3、采用工程陶瓷制造陶瓷螺杆使螺杆泵具有耐高温、抗腐蚀等性能,有利于螺杆泵在高温、强酸碱环境条件下工作。
4、工程陶瓷为非金属,对于不适于用金属螺杆泵输送的介质(如易燃易爆物料)可利用陶瓷螺杆泵,扩大了螺杆泵的使用范围。
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陶瓷螺杆泵作更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陶瓷螺杆泵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陶瓷螺杆泵之陶瓷螺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A向剖视图。
由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陶瓷螺杆泵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陶瓷螺杆泵是由料仓5,设于料仓5内的螺旋式给料装置4、陶瓷螺杆1、与陶瓷螺杆1相匹配的定子2、泵体3组成。螺旋式给料装置4是由旋转轴、安装干旋转轴上的螺旋叶片构成,陶瓷螺杆1与给料装置4的旋转轴为同一轴线。定子2采用橡胶定子。
结合图1并由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陶瓷螺杆泵之陶瓷螺杆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陶瓷螺杆1的中央为钢芯轴6,在钢芯轴6外面包裹螺旋面陶瓷螺杆套7,陶瓷螺杆1的每个螺距即为一节陶瓷螺杆套。钢芯轴6与一组陶瓷螺杆套7进行组装并粘结,最终形成一根完整的复合结构陶瓷螺杆1。
由图3所示的图2之A-A向剖视图看出,钢芯轴6的横截面采用三个圆弧与三条直线相互交替组成的面,这样可避免钢芯轴6与陶瓷螺杆套7之间的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陶瓷螺杆泵在输送物料过程中,物料进入料仓5,经给料装置4被吸入陶瓷螺杆1与橡胶定子2的空腔内,随着陶瓷螺杆1的转动,陶瓷螺杆1与橡胶定子2相互啮合接触空腔的容积变化来输送物料。当陶瓷螺杆泵吸入腔一端的密封线连续地向排出腔一端作轴向移动时,使吸入腔容积增大,压力降低,物料在压差作用下沿进料口进入吸入腔。随着陶瓷螺杆1的转动,密封腔内的物料连续而均匀地沿轴向移动到排出腔。由于排出腔容积逐渐缩小,则产生压力,将物料挤压前进。由于在橡胶定子2中移动的物料截面积是常数,所以物料移动速度也是常数,形成无脉冲稳定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未经冶金工业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1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通式排水马桶
- 下一篇:新型可发音的自变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