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插头和插座无效
申请号: | 00221769.4 | 申请日: | 200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521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曹炀;王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4 | 分类号: | H01R13/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插头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仪器上使用的信号输入/输出插头。
现有技术中,市场上使用的信号输出插头如耳机插头、电子仪器插头都有一个凸出的插头部分,但没有防触电保护装置。如果误将输出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另一只手握或碰到输出端时,很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止触电现象发生的安全插头和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插头,插头的外侧设有防护板,所述的防护板与所述的插头相间隔有间隙,所述的防护板的根部与所述的插头的根部相连接。一种安全插座,在壳体上开有插槽,所述的插槽的内侧的壳体上开有插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由于插头的外侧设有防护板,因此本实用新型只能插在规定的信号输入/输出位置的电子仪器上,防护板与插头之间的间隙可容纳电子仪器的部分外壳,而向电源插座上误插时,防护板会与仪器的外壳相抵触而阻碍插头的继续插入,从而彻底防止了误触电现象的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为附图1的附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在电子仪器上时的使用状态图;其中:[1]、电线;[2]、防护板;[3]、插头;[4]、防护底板;[5]、插槽;[6]、壳体;[7]、插孔;
实施例:参见附图1和附图7,一种安全插头,插头[3]的外侧设有防护板[2],所述的防护板[2]与所述的插头[3]相间隔有间隙,所述的防护板[2]与所述的插头[3]同一方向延伸,使得安全插头在正确插入仪器上的输入/输出插座上时,仪器上的部分外壳能够插入所述的防护板[2]与插头[3]之间的间隙,所述的防护板[2]的根部与所述的插头[3]的根部相连接。参见附图1至附图4的两种实施例,所述的防护板[2]竖立设置于所述的插头[3]的两侧部。
参见附图5和附图6所示的两种实施例,所述的防护板[2]竖立设置于所述的插头[3]的外侧周边部形成封闭的防护板[2],所述的插头[3]的头部位于所述的防护板[2]的开口处。还可以所述的防护板[2]竖立设置于所述的插头[3]的周边部,并且所述的各相邻的防护板[2]之间相间隔形成间隙。
为了使所述的防护板[2]能与插头[3]相间隔形成间隙,所述的插头[3]的根部设有向外侧延伸的防护底板[4],所述的防护底板[4]与所述的防护板[2]的根部相连接,所述的插头[3]的根部与电线[1]相连接。所述的插头[3]的头部高度等于或低于所述的防护板[2]的高度,防止插头[3]凸出时误插入电源插座内时,防护板[2]尚未触及仪器壳外的情况发生。
参见附图7,一种安全插座,在壳体[6]上开有插槽[5],所述的插槽[5]的内侧的壳体[6]上开有插孔[7],插头[3]用于插入所述的插孔]7]内,而插槽[5]用于防护板[2]插入。当电子仪器的厚度较薄时,也可以不开插槽[5],仪器的外壳部分被容纳于所述的防护板[2]与插头[3]之间的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头还包括中央带有纵向插孔的插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1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