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接充电手电筒无效
申请号: | 00222114.4 | 申请日: | 200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105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守元;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景和 |
主分类号: | F21L4/08 | 分类号: | F21L4/08 |
代理公司: | 四川天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新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充电 手电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照明的直接充电手电筒。
迄今为止所有采用蓄电池的手电筒都没有解决使用过程中电解液泄漏和短路的问题。因此,使用起来既不安全,寿命又短。
中国专利No.87207912公开了一种可充电式手电筒,这种手电筒的蓄电池由吸有适当电解液的吸附性材料的隔离层、湿润层、干湿吸收室等组成。虽然解决了电解液的泄漏问题,但由于电解液挥发涸干,从而使活性材料失去蓄电功能;当过充电时吸附性材料易被击穿,从而形成短路,造成电筒报废。这种电筒结构复杂,制造困难。中国专利No.89212296公开了一种可充电的多用应急灯,这种灯不能倒置,倒置会有电解液流出,既不安全,又失去了蓄电池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直接充电手电筒,这种手电筒使用安全可靠,无电解液流出;不会形成短路,电池寿命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的。用于照明的直接充电手电筒,包括螺口灯泡、螺口灯头、聚光镜组成的电筒头、双向开关、电筒体、插头和显示器,在电筒体内靠近电筒头一端装一个或多个单体蓄电池,该蓄电池有一与电筒体铸塑或粘接成一体的隔板,隔板两侧安装极板,在封闭蓄电池的盖板上安装排气装置,在靠近盖板的尾端安装充电器。
隔板与电筒体铸塑为一体或用密封胶将隔板与电筒体粘接在一起,四个边都无缝隙,保证正负极活性物质不能相互串通,因此不会短路。正负极可以使用浆糊状电极,反复过充电不会损坏蓄电池;排气装置既可排出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又可注入电解液,并能保证电筒在任何方位放置都不会发生电解液泄漏现象。充电器采用高隔离技术超小型充电模块,具有恒压限流,过热过流保护功能,过载充电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电筒体与隔板采粘接方式时用抗腐蚀胶粘接。
蓄电池的极板可做成糊状电极。
蓄电池的极板也可以做成涂膏式电极。
排气装置由耐腐蚀的吸气材料和至少一根直径为0.3mm-10mm的防腐管组成。
充电器采用高隔离技术的超小型充电模块。
充电器也可以是变压器式降压整流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充电时采用交流220V电源。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图1是直接充电手电筒的纵剖面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述。隔板(4)分开两个极板(12),由于隔板(4)与筒体(5)铸塑或用抗腐蚀密封胶粘接在一起,因此不会在电筒内有任何缝隙,只允许电解液中的离子迁移,不能形成活性物质在隔板两侧相互移动,始终不会形成电池短路现象,提高了电池反复充电的循环次数和抗过充电能力。充电次数可达到1500次以上。排气装置(10)由耐腐蚀吸气材料和管子组成,可吸收并排出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也可由此注入电解液,以确保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正常进行;还能保证电筒无论如何放置都不会有电解液流出。当开关接通时,阳离子就会不断地向电筒的阴极流动,从而形成电流,灯泡亮。
此手电筒可直接将隐藏的插头由推拉杆推出后插入220v交流电源上,通过超小型模块式充电器将蓄电池充足,显示器显示充满情况。充满负荷一次可使用1周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景和,未经华景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2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状生物质气化炉旋转装置
- 下一篇: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