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面管型铅酸蓄电池无效
申请号: | 00222314.7 | 申请日: | 200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085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邓智华;高翔;陶武汉;孙唯;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合邦新动力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6 | 分类号: | H01M10/0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治***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面 管型铅酸 蓄电池 | ||
本实用新型与铅蓄电池有关,尤其与管式铅蓄电池有关。
已有的一种管式铅蓄电池,电极骨架均采用纯铅或石墨制成,并置有加强筋。带状负极呈“∽”曲面围绕正极套管。由于电池需用多组带状负极,“∽”曲面的凹面与正极套管的包络面积增大,而“∽”曲面的凸面与正极套管的包络面积却减小,不能有效地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电池容量,也不能充分利用蓄电池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正、负极的全部活性物质利用率高,电池容量大,成本低廉的曲面管型铅酸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曲面管型铅酸蓄电池有曲面负极板1和管状正极2,负极板1的曲面由若干个圆弧面的凹形曲面3连接构成,相邻负极板1的凹形曲面3形成的不封闭园孔内装有管状正极2,园孔与管状正极2的套管4吻合。
本实用新型凹形曲面3的半径与套管4的外园半径相等,相邻凹形曲面3的园心距与相邻套管4的园心距相等。
本实用新型位于电池极群组最外侧的曲面负极板1有一面为曲面,另一面为平面,其余的负极板1两面为对称的曲面。
本实用新型负极板1的曲面板栅的边框和框内所有的横筋、竖筋的厚度方向端面都在曲面负极板的曲面上,铅膏涂填在曲面板栅的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凹形面3的园心角为120°-180°。
本实用新型的负极板的双面或单面由若干个连续的近似半圆柱状的凹形曲面所构成。该负极板与由一排圆柱状管型构成的正极之间的形状相吻合。较之已有的管型电池而言,双曲面负极板与管型正极之间具有更大的包络(反应)面积,因而大大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电池容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负极板图
图3为正、负极板局部装配图。
如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负极板1的曲面由4个园弧面凹曲面3连接构成,曲面3的弧度近似于180°半园。管状正极2的套管4的外园半径等于曲面3的半径相邻凹曲面3的园心距等于相邻套管4的园心距,位于蓄电池极群组最外侧的负极板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曲面。其余的负极板两面都为曲面。电池槽5内可装入10个负极板1和9个管形正极板,在相邻负极板1形成的园孔内安装管状正极2,管状正极2的玻纤套管4与园孔吻合,具有最大的包络(反应)面积,从而大大提高了正、负极板的活性物质利用率和电池的容量。正、负极的接线端子7伸出电池盖6的上平面。电池盖6上有阀盖8。
负极板1的曲面板栅的边框和框内所有的横筋、竖筋的厚度端面都在园弧凹形曲面3上。铅膏涂填在曲面板栅的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合邦新动力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西藏合邦新动力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23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