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出式对旋风机的负压腔体无效
申请号: | 00222528.X | 申请日: | 200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224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文;杜安平;张广勋;王树德;郭科社;张安明;胥奎;谭元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德鉴 |
地址: | 4000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出 旋风 负压腔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出式对旋风机的负压腔体,安装在抽出式对旋风机上。
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使用的除尘设备和处理上隅角瓦斯积聚等匀需要采用抽出式风机。近年来,抽出式对旋风机在煤矿井下已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抽出式对旋风机处于含瓦斯煤尘等可燃爆炸性环境运行,安全性必须得到保障。目前,在矿井中使用的抽出式对旋风机采用Ⅰ级隔流腔和Ⅱ级隔流腔结构,当抽出式对旋风机运行时,Ⅱ级叶轮后的Ⅱ级主流道处于正压状态,高于Ⅱ级隔流腔的静压,显然,Ⅱ级隔流腔不能有效地防止瓦斯气体在抽出式对旋风机的电动机轴承处从Ⅱ级主风流道向Ⅱ级隔流腔内泄漏,存在着II级隔流腔瓦斯浓度超限问题,造成抽出式对旋风机的电动机周围瓦斯积聚,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在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m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却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的规定,这样会使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有不安全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抽出式对旋风机的负压腔体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出式对旋风机的负压腔体,能够有效地防止矿井瓦斯气体从抽出式对旋风机的电动机轴承处向Ⅱ级隔流腔内泄漏,避免因电气火花引起瓦斯气体爆炸的隐患,解决了抽出式对旋风机的电动机运行时的安全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抽出式对旋风机的负压腔体的特征在于:该负压腔体包括卸压连通管、负压腔、螺栓、法兰盘。负压腔呈圆筒形,法兰盘上设有卸压孔,卸压连通管与负压腔通过法兰盘连接成一个封闭的腔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抽出式对旋风机的负压腔体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抽出式对旋风机的负压腔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抽出式对旋风机的负压腔体安装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抽出式对旋风机的负压腔体结构及安装:
由图1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抽出式对旋风机的负压腔体包括:卸压连通管1、负压腔2、螺栓3、法兰盘4。在图2中:Ⅰ级隔流腔5、Ⅰ级主风流道6、Ⅰ级叶轮7、Ⅱ级叶轮8、Ⅱ级隔流腔9、电动机轴承10、Ⅱ级主风流道11、电动机12为抽出式对旋风机的组成部份。
负压腔2呈圆筒形。法兰盘4上设有卸压孔起卸压作用。卸压连通管1与负压腔2通过法兰盘4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螺栓3置于负压腔2上起连接作用。该负压腔体用螺栓3固定设置在抽出式对旋风机的电动机轴承10前端;卸压连通管1将该负压腔体与抽出式对旋风机的Ⅰ级主风流道6连通。
本实用新型抽出式对旋风机的负压腔体的工作原理:
当抽出式对旋风机运行时,由于Ⅰ级叶轮7前的Ⅰ级主风流道6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使与Ⅰ级主风流道6连通的该负压腔体也处于负压状态,因此,当负压腔2外围处于正压状态带有瓦斯污风泄漏于该负压腔体时,Ⅰ级叶轮7前的进口至Ⅰ级主风流道6起负压作用,可将卸压的瓦斯污风通过该负压腔体的卸压连通管1再次循环吸入Ⅰ级主风流道6中,由于该负压腔体内的静压显著低于Ⅱ级隔流腔9内的静压而使污风不会通过电动机轴承10的间隙向Ⅱ级隔流腔9内泄漏,这样电动机12的周围就不会产生瓦斯积聚。
本实用新型抽出式对旋风机的负压腔体的优点:
1.该负压腔体设置在抽出式对旋风机的电动机轴承10前端,卸压连通管1将该负压腔体与抽出式对旋风机的Ⅰ级主风流道6连通,能够有效地防止矿井瓦斯气体从抽出式对旋风机的电动机承轴10向Ⅱ级隔流腔9内泄漏。
2.该负压腔体具有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2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击压实机
- 下一篇:一种玻璃瓶防爆包装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