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污染医用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2650.2 | 申请日: | 200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088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06 |
发明(设计)人: | 柴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新春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中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志敏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医用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防止使用中污染的无菌医用注射器。
人们日常使用的医用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污染(或凝似污染):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注意就会手指等接触到注射器栓塞裸露部分或露出部分,反复推拉注射器栓塞动作,就使注射器栓塞上感染到细菌等再污染注射器管内壁,进而有可能污染注射液。特别是在配制大剂量药液过程中(如配青霉素针液过程中)造成污染的可能性更大。要想避免污染,操作人员不得不小心谨慎操作,以避免手指等触摸到注射器栓塞露出部分,这带来操作上的极大不便,特别在抢救病人过程中尤显突出。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避免注射器栓塞可露部分被直接污染的防污染医用注射器。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注射器管和与之匹配的注射器栓塞,在注射器外壁上套接有或在注射器管尾部上粘接有能包覆注射器栓塞可裸露部分的软套。该软套具有柔软性、易皱褶,包覆着注射器栓塞可露部分,直接隔断了操作人员手指、周围环境物品、空气等对其可能直接接触污染。如果采用套接方式,由于注射器管尾部为手持部位,明显大于管筒外径,具有阻却软套滑脱功能。软套的隔断作用,除有安全、防污染功效外,同时也给操作带来极大方便,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软套的另一端可粘接在注射器栓塞的尾部上。操作时,软套直接自行折皱,注射器栓塞的尾部便于手持,可提高操作的方便程度。
上述软套的长度小于注射器栓塞的长度。由此,可直接防止使用过程中注射器栓塞从注射器管中滑脱现象的发生。从而也能提高操作的安全度和方便性。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另一方案是,它包括注射器管、注射器栓塞和包装软质袋,并在包装软质袋一端设有由开封线构成的开封口,开封口的周长大于或约大于注射器管外壁圆周长而小于注射器尾部的周长,注射器以其针头端指向开封口置于包装软质袋内。使用时,用手撕掉开封口或用置于袋内的注射器直接顶掉开封口,由于开封口设有开封线,容易开封;注射器管直接沿着开封口露出,当包装软质袋滑到注射器管尾部手指部位时,由于开封口小于该尾部周长,包装软质袋的进一步向后滑移受到注射管尾部阻却而停止。因此,使用过程中,包装软质袋能从物理上直接隔离注射器栓塞可露出部分与外界的接触,操作人员手指等不会最直接触摸到注射器栓塞裸露出的部分,从而避免受到污染。操作人员为此可放心操作。
上述包装软质袋的另一端可粘接在注射器栓塞尾部上,进一步提高使用操作的方便程度。
从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污染效果,达到安全无菌的操作。同时,也给操作带来极大方便,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防污染医用注射器,见图1,具有注射器管1和与之匹配的注射器栓塞2,在注射器管1上套接有软套3,软套3具有柔软性、易皱褶,可由透明的软塑料、软薄膜或软纸类等材料制成。软套3能包覆注射器栓塞2的可露出部分,注射器管1的尾部4能阻却软套3的滑脱。软套3的另一端可粘接(或套接)在注射器栓塞2的尾部5上(软套3的另一端也可采用自由“游离”式,即它与注射器栓塞的尾部5不发生连接关系)
本实施例品的软套3也可采用粘接等方式直接连接在注射器管1的尾部4上。注:当软管的两端分别粘接在注射器管尾部4和注射器栓塞尾部5上时,应开有相应的通气孔。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防污染医用注射器,见图2,包括注射器管1、注射器栓塞2和包装软质袋6,包装袋6质软、能自行皱褶,材质可为透明软塑料、软薄膜等。在包装袋6一端设有由开封线7构成的开封口8,开封口8的周边长度(周长)大于或约大于注射器管外壁圆周长而小于注射器管的尾部4周长,注射器管尾部4能直接阻却包装袋6的滑脱;注射器以其针头一端指向开封口8而置于包装软质袋6内;包装袋6另一端可粘接(或套接)在注射器栓塞2的尾部5上(包装袋6的另一端也可采用自由“游离”式,即它与注射器栓塞尾部5不发生连接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新春,未经柴新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2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