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员及物品自动识别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2758.4 | 申请日: | 200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298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勇;何光坤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7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员 物品 自动识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通道的电子识别装置。
目前,在某些政府部门、金融单位、军事机关等场所,使用了一种“门禁”装置,其安装在通道口处,内部及相关人员则持有特制的IC卡。人员欲进入通道,须将IC卡插入检测器中进行扫描,方可完成身份鉴别并由此控制通道门闸的开启。这种检测方式属于强制性检查,因此,该装置不能用于要求进行非强制检查的公共场所和其它环境,更不能用于对静态物品的检测识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简洁的自动识别器,它能自动地对进入人员或通过物品进行识别,人员和物品始终处于被动受检测状态,而无需人员主动地进行出示IC卡并扫描等动作。
本实用新型由探测装置、控制主机和执行装置构成,相关人员或特定物品携有相应的用户卡,以此区别于其它人员或物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中探测装置和控制主机部分的线路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中用户卡中的线路图。
图1中,探测装置4设置在一个特定的通道口9处,用户卡7进入检测区域8时,会产生信号至控制主机5,并使执行装置6产生动作。
图2中,由红外发射管D1、红外接收管D2、射频发射线圈L2、射频接收线圈L3构成探测电路主体。由集成电路V2(型号为IC4011)构成控制主机机芯。V2的4个输出端OUT1-OUT4连接执行装置,其中R1-R5为电阻器,C1-C4为电容器,D3-D6为二极管,L1为电感器,BG1为三极管,在A、B、C三点接有+5V电压,V1是一个比较集成电路,型号为LM311,10为普通高频头,1’-7’为V2的连接端,J为普通晶体振荡器。
当人员或物品通过时,若携带有用户卡,则会在谐振回路L2C2产生的射频电磁物中寄生出挠动信号,经谐振回路L3、C3接收并由C4耦合至高频头放大、整形,提供给V2一个脉冲信号;反之,若其未携带用户卡,则只会遮挡红外发射管D1的光路,让红外接收管D2产生一个脉冲信号,由比较集成电路V1放大、整形,给V2提供脉冲信号。主机机芯V2接收来自红外探测器E和射频探测器F的信号,这两路信号可以同时到达,也可以单独到达,V2针对各种信号组合,通过OUT1-OUT4输出四路工作状态,提供给执行装置。执行装置可以是发出“欢迎”、“请登记”等模拟真人发音,也可以是产生门闸的开启、关闭等动作。
在实际安装中,应考虑两种探测器的相互位置,以红外探测器置于射频探测器中轴线为妥。
图3中,由电感器L4、电容器C5组成一个谐振回路,作为用户卡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勇;何光坤,未经何勇;何光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27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