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箍式皮带轮无效
申请号: | 00223037.2 | 申请日: | 2000-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314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光乙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 |
代理公司: | 四川高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4022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箍式 皮带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尤其是大直径皮带轮制造领域。
一般的三角皮带轮都是整体成型的,轮坯经铸造后车削加工出皮带限位槽。这种结构对于小直径的皮带轮的加工是不成问题的,但对于大直径或特大直径皮带轮,例如陶瓷生产粉碎机用的直径大于两米的皮带轮,采用这种结构就使加工难度大大增加,加工费用增加,材料耗费和工时耗费甚多,且由于往往还要使用大型立式车床等特种设备,使一般中小型工厂难于制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皮带轮,使之能使大直径皮带轮的制造难度降低,降低生产成本,使用一般中小型工厂的设备即可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设计实现的。
环箍式皮带轮,由轮毂和皮带限位槽等组成,所述限位槽由立于轮毂表面并与其中心轴线相垂直的环形箍槽板所构成。
采用如上的设计后,在加工时整个皮带轮的制作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为充当轮毂的滚筒部分,另一部分为分为多段的环形箍槽板。环形箍槽板分段加工,最后组装在滚筒的外表面上形成皮带轮限位槽以阻止皮带拉松后产生轴向串动。显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避免了对大型铸件的复杂加工,使大直径皮带轮的制造难度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一般中小型工厂的设备即可生产。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典型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述。
在图1和图2中可以看到,1为滚筒,2和3为置于滚筒内的侧板,轮毂表面上立有数与滚筒中心轴线L相垂直的环形箍槽板(如图中的4,5,6)而构成数条三角皮带限位槽(如图中的7,8,9)。环形箍槽板可采用焊接、铆接等方式立于滚筒之上。在实际加工时,环形箍槽板采用具有梯形沟槽的平板卷板弯折成园弧状,再将其分段组装在滚筒上,组装时以滚筒轴心为基准校园、固定,最后形成皮带限位槽。当然,可将环形箍槽板做得紧凑,彼此间的间隙尽量小。
实施例:以D型8槽直径3.12M皮带轮为例,说明成本下降情况:
采用整体式:HT250坯件6000-7000元;切削加工(5232园车)加工费4000-5000元,成本合计10000-12000元。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a235板材(厚45mm),箍槽板15个,耗料3000-3500元;650刨床加工梯形槽,卷板机卷弯组装校园后焊接固定加工费2000-3000元,成本合计5500-6500元,降低近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光乙,未经黄光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3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