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迫式热交换节能烘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23628.1 | 申请日: | 2000-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4315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成;骆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福成;骆治明 |
主分类号: | F26B3/04 | 分类号: | F26B3/04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55000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迫 热交换 节能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装置,特别是一种以蒸气为热源的节能烘干装置。
目前使用的烘干装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远红外烘干装置,一类是以蒸气为热源的烘干装置。远红外烘干装置由于用电作为能源,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但受辐射面积的影响,被烘物品不能多层堆放,烘室的利用率很低,因此目前还不能完全替带以蒸气为热源的烘干装置,仍有大量以蒸气为热源的烘干装置在使用。目前使用的以蒸气为热源的烘干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烘室内的温度不均匀,温差可达20-50摄氏度;热能利用率低,烘干时间长,工作效率太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迫式热交换节能烘干装置。它可以烘室内的温差不超过1摄氏度,而且热能利用率高,可使烘干时间减少70%。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的构成包括由均设有保温材料层(2)的密封门(3)、前面板(4)、后面板(5)、烘箱座(6)、上盖板(31)构成的一个封闭的腔体;特点是:在前面板(4)上设有一个装有空气过滤装置(8)的夹层(9),夹层(9)的内侧板(10)与除湿分配板(11)、设有凹槽(13)的下隔板(12)、后面板(5)、前后密封门(3)构成烘室(1);下隔板(12)上设有小车导轨(30),下隔板(12)的凹槽(13)中装有蒸气散热器(7),在后面板(5)上设有与蒸气散热器(7)相通的蒸气进口管和出口管,在蒸气散热器(7)的上面有一个把凹槽(13)覆盖的金属网(14),凹槽(13)位于蒸气散热器(7)下面部分的壁板上四周开有通风孔(15);夹层(9)的下部有一用隔板(16)隔开的腔体(17),夹层(9)中装有热交换管(18),热交换管(18)的上部穿过夹层(9)的上隔板(19)与排湿分配板(11)相通,下部穿过隔板(16)与腔体(17)相通,在腔体(17)的底部设有排水管(20);夹层(9)一侧的隔板(21)的上部设有通风孔(22),底部位于腔体(17)的部位设有可开关的风门(23),隔板(21)的外侧设有与通风孔(22)和风门(23)相通的排风管(24),排风管(24)的出口(25)与鼓风机的进风口相接;夹层(9)另一侧隔板(26)的底部位于腔体(17)的部位设有可开关的排湿门(27),隔板(26)的外侧设有与排湿门(27)相通的排湿管(28);前面板上还设有一个进风口(29),进风口(29)与鼓风机出风口相接,与烘室(1)底部的凹槽(13)相通。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改进了烘干装置的结构并对热能进行了循环使用,可以使烘室内的温差不超过1摄氏度,而且热能利用率高,在同样的蒸气压力下,烘室内的温度比同类装置高出20摄氏度,排湿温度比烘室内的温度50-60摄氏度(同类装置的排湿温度几乎等于烘室内的温度),可使烘干时间减少70%。可作为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广泛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强迫式热交换节能烘干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B向视图;
图4是除湿分配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夹层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强迫式热交换节能烘干装置的构成包括由均设有保温材料层2的密封门3、前面板4、后面板5、烘箱座6、上盖板31构成的一个封闭的腔体;在前面板4上设有一个装有空气过滤装置8的夹层9。如图3所示,夹层9的内侧板10与除湿分配板11(如图4所示)、设有凹槽13的下隔板12、后面板5、前后密封门3构成烘室1;下隔板12上设有小车导轨30,下隔板12的凹槽13中装有蒸气散热器7,在后面板5上设有与蒸气散热器7相通的蒸气进口管和出口管,在蒸气散热器7的上面有一个把凹槽13覆盖的金属网14,凹槽13位于蒸气散热器7下面部分的壁板上四周开有通风孔15;如图5所示,夹层9的下部有一用隔板16隔开的腔体17,夹层9中装有热交换管18,热交换管18上部穿过夹层9的上隔板19与排湿分配板11相通,下部穿过隔板16与腔体17相通,在腔体17的底部设有排水管20;夹层9一侧的隔板21的上部设有通风孔22,底部位于腔体17的部位设有可开关的风门23,隔板21的外侧设有与通风孔22和风门23相通的排风管24,排风管24的出口25与鼓风机的进风口相接(参见图2);夹层9另一侧隔板26的底部位于腔体17的部位设有可开关的排湿门27,隔板26的外侧设有与排湿门27相通的排湿管28;前面板4上还设有一个进风口29,进风口29与鼓风机出风口相接,与烘室1底部的凹槽13相通。
工作时,蒸气经进口管进入蒸气散热器7,经出口管排出。蒸气散热器7散发出的热量经过覆盖其上的由金属网14构成的热量分配器,均匀地进入烘室1;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湿热气体经烘室1上方的除湿分配板11后,进入夹层9中的热交换管18,除湿分配板11的作用是使湿热气体集中从被烘物品的上方排出烘室1,可以提高对热能的利用。湿热气体一方面通过热交换管18排出至夹层9下部的腔体17中,再经打开的风门23进入排风管;另一方面在通过热交换管18时,可对经过空气过滤装置8进入夹层9后再经通风孔15进入排风管24的空气进行加热。进入排风管24的湿热气体和被加热的空气经排风管24的出口25,再经鼓风机的进风口被鼓风机抽出,再由鼓风机的出风口经前面板4上的进风口29送入烘室1的底部,经凹槽13位于蒸气散热器7下面部分的壁板上四周开设的通风孔15进入凹槽,再经过蒸气散热器7、金属网14进入烘室1,形成循环。整个工作过程中由于鼓风机的作用,空气的流动速度远大于现有烘干装置中的流动速度。空气流动速度快,一方面提高了蒸气散热器7的散热效果和蒸气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使烘室1内的温度均匀(温差小),烘干时间减少。需要排湿时,关闭风门23并打开除湿门27,流经热交换管18的湿热气体从排湿管28排出装置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福成;骆治明,未经李福成;骆治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36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板车叉组件连接锁紧装置
- 下一篇: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