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扫路车吸嘴无效
申请号: | 00224171.4 | 申请日: | 200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120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7 |
发明(设计)人: | 肖庆麟;曾昭伟;颜大寒;傅荣;尹国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E01H1/05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傅俏梅 |
地址: | 41001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路车吸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路车清扫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清扫装置吸嘴。
现有的扫路车吸嘴,在吸嘴体与车架的联接方式上,多采用通过连杆与吸嘴体在垂直于扫路车的前进方向轴线铰接,吸嘴具有相对于地面上、下的自由度,而没有相对于扫路车前进方向向轴线两边摆动的自由度。当作业路面不平时,吸嘴则不能与地面保持全面接触而导致吸嘴吸入效率下降。另外,现有扫路车带反吹风的吸嘴,多为采用较宽形状的吸嘴。吸嘴体一边为吸口,另一边为反吹口;或中间为吸口,两边为反吸口。由于吸口与反吹口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这类吸嘴在垃圾较多、垃圾粒度较大且分布在反吹口边时,吸嘴的吸入效果则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清扫作业时能保持与地面全面接触,能适应各种垃圾,吸入效率高的扫路车吸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包括连杆,吸嘴体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连杆一端与扫路车车架铰接,另一端通过摆动架与吸嘴体铰接;吸嘴体上开设一反吹缝,其内设卧扫;反吹缝位于卧扫之前方,呈收敛形状。反吹缝还可设置于卧扫后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杆两端的铰接使吸嘴体不仅能相对于地面作上、下移动,而且相对于扫路车前进方向向轴线也能作两边摆动,以保持与地面全面接触,保证吸嘴的吸入效果。同时,装于吸嘴内的卧扫和反吹缝喷出的高速气帘还可提高吸嘴的吸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图。
图中:
1-连杆 2-摆动架 3-吸嘴体 4-卧扫
5-行走轮 6-吸嘴吸口 7-反吹风入口 8-反吹缝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杆1,吸嘴体3和行走轮5,其特征在于连杆1-端与扫路车车架铰接(图中未画出),另一端与摆动架2铰接,而摆动架2又与吸嘴体3铰接,这样,吸嘴体3能相对于车架轴线A-A两边摆动;同时,吸嘴体3又可绕摆动架2和连杆1的铰接轴线转动,使吸嘴体3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在吸嘴体3上开设一反吹缝8,其内设卧扫4。吸嘴体3采用长宽尺寸相近的形状;吸嘴吸口6位于吸嘴体3前方,反吹风入口7和卧扫4位于吸嘴体3后方,反吹缝8位于卧扫4之前方,且呈收敛形状。
在扫路车进行清扫作业时,由于摆动架2能相对于吸嘴体3绕A-A轴线作两边摆动,同时还可随连杆1作上下摆动,所以吸嘴体3能保持与地面的全面接触,从而保持了吸嘴的吸入效果。同时,装于吸嘴体3内的卧扫4能将地面垃圾强力托起并抛入吸嘴吸口6;反吹缝8喷出的高速气帘对吸嘴内的垃圾有驱赶托起的作用,这样可提高吸嘴的吸入效果。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结构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吸嘴体3内之反吹缝8设置于卧扫4的后方。反吹缝8喷出的高速气帘通过高卧扫4后吹入吸嘴吸口6,对吸嘴内的垃圾有驱赶托起的作用,同样能提高吸嘴的吸入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41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