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行程补偿换向阀无效
申请号: | 00224795.X | 申请日: | 200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252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8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14 | 分类号: | F16K11/1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邬松生 |
地址: | 417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程 补偿 换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行程补偿换向阀,应用于对空气、煤气、烟气等进行交换的工程领域,是一般工程行业中的必备设备,归F16K21/00类。
此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是:大多换向阀都用于液压、气动系统的换向,采用的公称通径都在Dg50以下,随着蓄热式加热炉的推广应用,阀体公称通径一般在Dg300~Dg900范围,工作温度一般在200℃~300℃之间,换向介质含灰尘颗粒,定时换向频繁,对于这种工作条件目前使用的换向阀存在有不足之处:阀芯很笨重,阀芯与阀体的冲击大,寿命短;经常出现卡紧和泄漏现象,难适应有颗粒介质的换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应用于空气、煤气、烟气等流体频繁换向及流体含有尘埃颗粒等工作条件的大型流体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为先在补偿套中装上由补偿轴、调整元件与弹性元件组成的过行程补偿器,补偿套经阀芯轴同阀芯固联在一起,补偿轴与执行缸中的活塞固联,活塞杆的上端连接柔性元件,柔性元件通过平衡装置上的定向轮与另一组补偿器相连接。把结构与形状相同的两组换向阀安装在一个圆柱形的阀体内,在阀体上开有流体出入口,这样实施了一个较完整的过行程补偿换向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较详细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机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过行程补偿换向阀分结构与形状相同的两部份,这两部份安装在一个圆柱形阀体10内,圆柱形阀体10上开有流体出入口A、A′、B、B′口,这两部份之间用系在平衡装置3上定向轮1上的柔性元件(如钢丝绳等)2来连接并实现其上下运动。定向轮1上的柔性元件2系在活塞杆5的端部中心,使两部份的阀芯轴13互为平衡,消除重力冲击。换向阀的补偿套9通过阀心轴13与阀芯12固联,补偿轴6与执行缸4中的活塞杆5固联在一起,调整元件8螺纹连接在补偿套9上,调整元件7压在弹性元件8上,弹性元件8装在补偿轴6的活塞两侧。这样,补偿套9、补偿轴6、调整元件7及弹性元件8构成了过行程补偿器。过行程的补偿亦是由于执行缸4中的活塞杆5带动补偿轴6压缩弹性元件8与补偿套9相对运动来实现的。补偿套9与阀芯12上装有密封环11,并且补偿套9、阀芯12及密封环11同阀芯10的相对面为锥面,同时在结构上做到执行缸4的行程在于阀芯12的行程,这样可保证补偿套9与阀体10、阀芯12与阀体10这间的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所示,图左边的过行程补偿器的补偿套9紧压在阀体10上,而阀芯12离开阀体10,流体由A口、A′口进入阀体10,从B口B′口流出阀体10;如果左边执行缸4的活塞杆5上行,则右边执行缸4的活塞杆5下行,此时右边过行程补偿器的补偿套9压在阀体10上,阀芯12离开阀体10,流体从A口、A′口流入阀体,由B′口、B口流出阀体10。于是左边、右边执行缸的轮换上行和下行,改变着阀芯12的位置,封闭或流通不同的流体出入口,实现流体换向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阀芯轴13水平放置,水平放置可不采用平衡装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阀芯锥面与阀体锥面紧密贴合,密封可靠,冲击负荷小,使用寿命长,可频繁换向。除此,因工作负荷小且稳定,执行元件功率小,无重力冲击现象。这种换向阀结构简单,制造、维护方便,亦适用于含颗粒杂质流体的换向,无卡紧事故发生,可在冶金及其他行业中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47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