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直播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5123.X | 申请日: | 200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299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16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金福 |
主分类号: | A01C7/08 | 分类号: | A01C7/08 |
代理公司: | 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培苓 |
地址: | 425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直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机具,特别是一种水稻直播器。
水稻栽培技术至今仍沿用播种育秧移栽传统技术,存在着占用育秧田土5~10%,移栽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时间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劳动强度小、工效高、不需育秧的能定距定量的水稻直播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技术方案是:整机由支架2和安装在支架下的排水平泥定盘16,设于支架两侧的行走轮1,设于种子漏斗3后板下部的掩种刮泥板22,以及播种装置系统组成。后者包括:装于支架上的种子盒4和紧根邻接的种子漏斗3,与行走轮共轴的播种轮6和装于播种轮上的辐射状分布的播种杆7,以及能使播种杆7运行中转向的机件如转向杆11,转向杆限位槽13,播种杆限位环12,设于种子盒4上的上凸弧20,设于种子漏斗3上的下凸弧19。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调试维修方便,适于大田定距定量水稻直播,工效极高,劳动强率很小的优点。
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如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行走轮侧视图(放大,下同);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播种轮侧视图;
附图4是定盘俯视图;
附图5是定盘侧视图;
附图6是种子盒和种子漏斗关系主视图;
附图7是播种杆与转向杆关系图;
附图8是播种杆转向杆限位槽与播种轮关系主视图;
附图9是播种杆、转向杆与播种轮关系侧视图。
标号:1-行走轮,2-支架,3-种子漏斗,4-种子盒,5-公转轴,6-播种轮,7-播种杆,8-拉手,9-行走轮轱,10-行走轮齿,11-播种杆转向杆,12-播种杆限位环,13-转向杆限位槽,14-播种杆头撮种勺,15-播种杆限位球头,16-定盘,17-定盘底板,18-定盘侧板,19-下凸弧,20-上凸弧,21-播种杆进出种盒槽,22-掩种刮泥板,23-转向杆弹簧,24-弹簧挂钩。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由支架2、行走轮1、定盘16和播种装置系统组成,行走轮1安装在支架2的两侧,它设有8个行走轮齿10,定盘16通过竖支杆装于支架前半部底下,它是一个底板稍前撬的五面箱体,进行播种前的四面排水和平泥,播种装置系统包括:并排装于支架上的种子盒4、种子漏斗3,装于公转轴5上的播种轮6,播种轮6上设有6根成等角放射状分布的播种杆7,它一端穿套在播种轮6上的限位环12中,其上与之垂直的转向杆11的一端装于限位槽13中,另端与转向杆弹簧23相连,播种杆7的一端设有撮种勺,参见附图6,并排装于支架2后的种子盒4和种子漏斗3的上部相邻处设有上凸弧20和下凸弧19,它们的作用在于使播种杆在一定部位转向撮种勺倒种,在种子盒4的底板和前板上开有播种杆7的进出槽21。在种子漏斗3的后面下部设有掩种刮泥板22。
实现大田水稻直播的操作要求及过程:将水田平整后排水,留1公分左右深的水,将刚发芽(芽长1~3毫米)稻种放于种子盒4中,人在前面握拉手拖动,则行走轮1与播种6同时同向转动,带撮种勺的播种杆7从种子盒4的底板和板前面的进出槽21进入种子盒撮种勺上经下凸弧19转向进入种子漏斗3倒种后经上凸弧20还原前进。进入漏斗的种子落入水田泥上,经其后面的掩种刮泥板22刮泥即把种子掩埋适当深度,不让种子浮出水面。使用设计5-7行的直播器,一天可播20~30亩,效率高,质量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金福,未经周金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51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