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保鲜啤酒机无效
申请号: | 00226015.8 | 申请日: | 200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040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1 |
发明(设计)人: | 徐祥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祥双 |
主分类号: | F25D3/12 | 分类号: | F25D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寅生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保鲜 啤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扎啤、生啤、鲜啤、散啤等啤酒的售酒器具,专指一种低温保鲜啤酒机。
在背景技术中,市场上有一种简单的生啤桶,由于它是一种非机械设备,故没有制冷、防氧化的功能,只能起到在极短时间内保鲜作用;市场上还有一种比较高档的扎啤机,其仅具备防氧化的功能,但制冷只强调少量局部的制冷效果,其工作原理是啤酒盛装容器是在常温上存放的,只有当售酒时,啤酒由扎啤桶通过输送管道送到制冷系统后,用一台功率比较大的压缩机对啤酒管道和制冷管道并排双行环绕流程式进行制冷,实际上没有整体保鲜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新型低温保鲜啤酒机,达到制冷、保鲜、防氧化效果,以及满足啤酒的较长期贮存和有利于销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包括机架18里装配CO2压力容器13,压缩机组15和啤酒贮存容器6,其特征是:机架18中冷却盘7里有冷却盘管8、冷却水9及啤酒贮存容器6,啤酒贮存容器6底部有出酒开关,啤酒贮存器6上端装配复合管2和排气阀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
所述啤酒贮存容器6的出酒开关是出酒总阀10和排酒开关11。
啤酒贮存容器6内复合管2下端位于啤酒贮存容器6底部,啤酒贮存容器6外部复合管2联接CO2压力容器13或啤酒注入管。
所述冷却盘7内冷却水9中温控器探头16经导线连接温控器14,控制冷却水9温度在0~3℃。
所述冷却盘7内冷却管8经冷凝器17连接压缩机组15。
所述啤酒贮存容器6上半部外周有保温层5。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是:1-CO2输入管兼作啤酒注入管,2-复合管,3-排气阀,4-密封盖,5-保温层,6-啤酒贮存容器,7-冷却盘,8-冷却盘管,9-冷却水,10-出酒总阀,11-排酒开关,12-压力调控表,13-CO2压力容器,14-温控器,15-压缩机组,16-温控器探头,17-冷凝器,18-机架。
下面依附图作进一步详述:机架18下部内装配CO2压力容器13和压缩机组15,机架18下部外装配自然通风散热的冷凝器17,机架18上部内冷却盘7中有冷却水9,冷却盘管8和啤酒贮存容器6,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之一;啤酒贮存容器6上部有保温层5,啤酒贮存容器6上端密封盖4上装配复合管2和排气阀3,复合管2下端位于啤酒贮存容器6底部,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之二;CO2输入管兼作啤酒注入管1经压力调控表12连接CO2压力容器13或连接辅助设备啤酒桶(该桶没有在图中画出)。也可以CO2输入管兼作啤酒注入管1经三通阀门并联CO2压力容器13和辅助设备啤酒桶。冷却盘7中温控器探头16连接温控器14,冷却盘管8经冷凝器17联接压缩机组15,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之三;在啤酒贮存容器6(可采用50公斤以下容器)底部区域侧面,装配出酒总阀10和排酒开关11,这是本实用新型特点之四。
整个工作原理是,先打开压缩机组15开始工作,设定温控器14温度在0~3℃之间,从辅助设备啤酒桶中采用食用CO2气压出啤酒经CO2输入管兼作啤酒注入管1,复合管2注入啤酒贮存容器6内,同时放松排气阀3,当啤酒加注完毕后,关闭排气阀3。然后将CO2输入管兼作啤酒注入管1连接在压力调控表12及CO2压力容器13上,CO2气经CO2输入管兼作啤酒注入管1、复合管2到啤酒贮存容器6中,CO2压力调控表12控制在0.5个压力以下,此时处于啤酒待销状态,打开总阀10和开关11,即可打酒,啤酒温度约控制在1~3℃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①采用底部出酒,故出酒时所需压力小,打完酒后,出酒头不留残余酒,每杯酒都是啤酒贮存容里经过制冷保鲜、CO2与酒完全复合后的合格酒液。
②由于采用CO2气直送啤酒桶底部,故有利于CO2与啤酒的彻底混合,所出的啤酒口感更纯。
③由于啤酒桶底部采用双阀控制,故防止了因啤酒贮存容器内压力过大,导致出酒压力难控的现象,打酒很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祥双,未经徐祥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6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