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觉生理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00226875.2 | 申请日: | 200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538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发明(设计)人: | 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鹏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觉 生理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保健治疗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弱视、视疲劳和老视眼的物理治疗的视觉生理治疗仪。
弱视是妨碍儿童视觉发育的一种严重疾病,一般无法用配镜的方法矫正。目前防治弱视的方法较多,其中较为理想的一种是利用红光闪烁原理,锻炼弱视眼的皮质中枢,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如:中国专利CN86200467、CN88217622等,其治疗基础均主要以视网膜黄斑区中锥体细胞对620-680nm(纳米)波长的红光敏感,通过光刺激,提高感觉输入和临界融合频率,从而达到锻炼和提高视力的目的。根据视觉的电生理学研究成果,视觉刺激的诱发电位(VEP)还与光刺激的强度和强度的变化、频率和频率的变化、闪光图像和图像的变化有关。实验表明:变化强度和变化频率的光所引起的诱发电位反应大于固定光强和固定频率条件下的诱发电位反应;闪光的图形刺激所引起诱发电位反应大于单纯均匀亮度刺激的诱发电位发应,闪光变化图形刺激的诱发电位反应大于单纯闪光图形的诱发电位反应,图形情景对比大的诱发电位反应大于图形情景对比小的诱发电位反应。而上述仪器一般均是采用单一或多种光源的均匀刺激,使图形情景对比极小;此外,由于在方式上大都采用几种固定频率的光闪,很容易造成眼睛对光的适应性,不能满足视觉频率调谐锻炼的要求,影响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曾公布了申请号为94212912.1和99115935.7的利用视觉生理光谱闪烁原理设计的弱视保健电子万花筒和视觉生物频谱仪,它们分别采用光谱为红、绿和红、绿、蓝、黄的光源作为成像和照射光源,通过电子线路或微电脑控制实现光闪的频率变换、光谱变换和图像变换,刺激锻炼对其敏感的三种不同类型的视觉细胞和大脑视觉皮质中枢,提高视觉诱发电位,提高感觉输入和临界融合频率,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该仪器从技术上解决了一般弱视仪缺乏视觉图像刺激锻炼和单一频谱变换的难题,为弱视防治进入家庭提供了一种有效地治疗和保健仪器。但是,由于该仪器采用传统万花筒的成像原理和构造,使其产生的是空间的立体图像,亦即所观看到的图像均不在同一焦距平面,因此缺乏视觉注视焦点和视觉注视中心,观看时也不易集中注意力,影响患者使用的观看效果和注视效果,使治疗效果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觉生理治疗仪,它采用可产生具有平面注视性质的视标图像,视标图像主要由人体视网膜细胞敏感和兴奋的多种视觉生理光谱产生的图像所组成,通过治疗方案的编程和微电脑控制,实现丰富的频率变换、光谱变换、光强变换和图像变换,分别刺激锻炼不同类型的视觉神经细胞和大脑视觉皮质中枢,改善视觉传导功能,提高视觉分辨能力和临界融合频率,同时利用生理光谱、光强和频率变换按摩眼组织,消除视觉疲劳,恢复眼的调节功能,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按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底座3,配置在壳体1前端的观看筒2,在壳体1内的光源成像装置6、微电脑控制器5、电源7和发声器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成像装置6固装在壳体1中的托架14上,沿其中心线依次装有视标10、物镜11、反射镜组12和光源组13,所述的观看筒2中装有目镜9,其中心线与视标10和物镜11相重合,所述的光源组13分别为红、绿、蓝、黄的多组发光器件,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5上设有多组光谱变换、光强变换、图像变换和视觉临界融合频率以下的多组固定频率变换及音频变换的治疗程序和音乐程序。
本实用新型采用红、绿、蓝、黄的发光器件组作为光源成像装置6的光源组13,光源组13产生的光闪及图像经反射镜组12的多次反射和物镜11的透射,在平面视标10上形成由特定光谱组成的平面图像或平面闪烁图像,通过在微电脑控制器5上设置多组光谱变换、光强变换、图像变换和人体视觉临界融合频率以下的多组固定频率变换及音频变换的治疗程序和音乐程序,控制光源组13在视标10上产生光强、频率、光谱及图像随设置治疗程序或音乐程序变化的彩色图案,并同步播放音乐。患者通过观看筒2注视视标10上按设定程序产生的变换光谱、光强、频率的闪烁光及图像,可有效刺激和锻炼视网膜黄斑区三种不同类型的锥体细胞,改善视觉传导功能,并可消除视力疲劳,达到改善和提高视力的保健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鹏,未经余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6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