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防盗锁无效
申请号: | 00226942.2 | 申请日: | 200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710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军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M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6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防盗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锁,尤其是能在手机丢失或被盗后更换SIM卡或电池时能强制锁机,其解锁时必须用专用的遥控解锁器解锁。
目前,手机的键盘锁,是用键盘密码锁机和解锁,在锁机后可以防止他人盗用手机,但是,手机所有人必须在每次使用前开机,使用后锁机,给用户带来不方便,而且是在手机丢失或被盗以后,它不能强制锁定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锁,在手机丢失或被盗以后,能强制锁定手机,并必须用手机失主的专用遥控解锁器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手机内设置一个“锁机、解锁”电路,在手机之外设置一个解锁遥控器。在SIM或电池的位置设置一个锁机开关,在拆下SIM卡或电池时,锁机开关被牵动,开关动作使锁机电路锁住手机,此锁机开关只能锁机不能解锁。手机被锁后只有用手机唯一对应的解锁摇控器解锁。由解锁遥控器发出电磁波,手机内的“锁机”,“解锁”电路接收到这个特定的电磁波时,其控制电路使手机“解锁”。
手机内的“锁机”、“解锁”电路采用集成化设计,并与手机内部被控制的元件一体化设计,必须用手机的专用对应的解锁遥控器解锁。
手机内的锁机、解锁电路通过输出电压的高、低来控制手机的某一元件,其电压输出端可以设置在射频电路,逻辑/音频电路,接收信号等电路的某一处。
由于,采用了SIM卡片(或电池)强制锁。在手机丢失或被盗以后,手机无法解锁,即手机没有使用价值。只有交回失主用该手机的“遥控”解锁器解锁,这样有助于手机丢失者找回手机,手机防盗的另一个优点是在SIM卡报停和拆下SIM卡之前,失主可以和拾物者通话,联系交回手机的办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解锁遥控器电路原理图。
图2是锁机、解锁电路原理图。
图3是SIM卡安装在手机上的示意图。
图4是SIM卡从手机上拆下的示意图。
图中 1接手机摸拟音频放大器 2接手机听筒
3SIM卡固定卡片 4SIM卡 5手机
在图2、图4中SIM固定卡片(3),同时是图2中锁机开关AN2、SIM卡固定卡以“0”为中心可以按图3、图4两种位置转动,锁机开关AN2的断开、闭合触点设置在“0”点,在图3中:SIM卡固定卡片、压在SIM卡上面,SIM卡固定在手机上,锁机开关AN2的触点断开。在图4中:SIM卡固定卡片离开SIM卡上面的位置,SIM卡可以在手机上拆下,锁开开关AN2的触点闭合。CMOS开关1接手机摸拟音频放大器,2接听筒。
图1是手机遥控‘解锁“电路原理图,线圈L2、电容C3组成L2C3振荡回路,其振荡频率由线圈L2和电容C3决定。三极管Q1和Q2有激励L2、C3振荡的作用,产生的振荡信号由L1耦合到L2后直接由天线TX1发射出去。
在图1的电路中:线圈L1与可变电容C3并联,两端接点b、c分别接在三极管Q1、Q2的集电极之间,开关AN1接在电源正极与线圈L1中间抽头之间,电容C1、电阻R1三极管Q2与电容C2、电阻R2、三极管Q1组成L1、C3振荡电路的激励电路,电容C1、电阻R1并联一端接在三极管Q1集电极与b点之间,另一端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电容C2、电阻R2并联一端接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c点之间,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基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军,未经张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69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射箭靶
- 下一篇:一种适合自动武器速射的旋转弹膛的基本装置